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西晋东晋 >第十六章 淮南二叛16(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六章 淮南二叛16(1 / 1)

公元254年是曹魏废旧立新的一年,也是洛阳城中血流成河的一年。司马家这次的杀戮不亚于当年司马懿诛灭曹爽集团时的规模,而且司马氏这次成功行皇帝废立之事,表明司马家的统治力又进了一步。洛阳城内已是噤若寒蝉,尽管新皇帝曹髦看上去很想有所作为,但继位之初便收到了司马师的上书,对皇帝来了一番训诫。司马师的意思是,新皇帝刚刚涉足朝政应尊奉圣人学说,虚心学习、崇尚简朴,只有在周公、吕望(姜子牙)那样的大臣辅佐下,君王之道才能显明,庶民百姓才会顺从。曹髦明白,这是司马师在给自己立威,司马师自比周公、吕望,是想要自己学会服从。曹髦很识相,对此表示恭敬得接受。京师洛阳看似平静下来,可洛阳以外却有人看不下去了。

时任镇东将军,扬州都督的毌丘俭,自高平陵事变曹爽被诛后,就一直憋着一肚子火呢。毌丘俭复姓毌丘,字仲恭,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是曹魏前将作大匠毌丘兴的儿子。将作大匠主管宫室修建,相当于建设部部长吧。毌丘俭袭封父亲高阳乡侯的爵位,后来在平原侯曹叡府中做了六年的文学掾。所以毌丘俭是知识分子出身,精于诗文,后世留有《文集》两卷,《纪》三卷。毌丘俭与魏明帝曹叡感情深厚,始终心存魏室。毌丘俭虽渴望功名,却懂得洁身自好,绝不参与党争。即使曹爽、司马懿先后得势却都没有为难毌丘俭,甚至司马懿还对毌丘俭有所帮助。当初,毌丘俭征讨辽东败给了公孙渊,后来还是在司马懿的带领下再伐辽东取得胜利,毌丘俭算是跟着司马懿将功补过了。因此,毌丘俭的仕途并未受到影响,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出镇地方,期间还征服了高句丽(今东北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先后出任荆州刺史、幽州刺史、豫州刺史兼镇南将军,直到现在的镇东将军,总督扬州军事,毌丘俭这些年更多地是活跃在军事领域。因为毌丘俭多年来一直出镇在外,对京城洛阳的情况只是时有所闻。当年司马懿将曹爽团灭着实让毌丘俭吃惊不小,但怎么说司马懿算是自己的老领导,而曹爽的一些做法也的确犯了众怒,所以毌丘俭尽管对司马家诛杀曹爽集团感到有些别扭,可也没多说什么,心想自己只需管好自己这块地盘,也就无愧于国家了。等到司马师掌权后,毌丘俭继续得到重用,在合肥新城保卫战中也立有功劳,进一步从镇东将军擢升为镇东大将军。然而,毌丘俭毕竟文人出身,过去同夏侯玄、李丰等名士也都交往的不错。现在,听说司马师擅自废立皇帝,还灭了夏侯玄等人的三族,毌丘俭拍案而起,觉得不能再忍下去了。心说,司马小儿,你爹的面子我可以给,你小子敢胡来,那我就不客气了。毌丘俭的长子毌丘甸此时就在京城任治书侍御史,治书侍御史为六百石的官员,品级不高,却执掌法律狱案,也负责纠察、弹劾官员。毌丘甸也劝父亲道:“父亲大人承载出镇一方之重任,如果国家倾覆却安然自守的话,恐将受到天下人的责难啊!”毌丘甸的意思就是劝父亲起兵靖难。有了儿子的支持,毌丘俭下定决心起兵反对司马氏的统治,誓要为曹魏的天下拼死一搏。

为了壮大实力,毌丘俭又找到了时任扬州刺史的文钦,文钦对司马师及朝廷早就心怀怨恨。文钦乃将门之后,是个大老粗,为人刚暴无礼,时常傲慢犯上,且很贪财。巧的是,文钦是谯郡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市),和曹爽是同乡。曹爽得势期间,文钦混的很是滋润,任职庐江太守加冠军将军。曹爽对文钦的那些毛病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这下文钦更加傲慢自大,仗着朝中有人,又自诩武艺高强,一时在军中颇有名气。不想曹爽后来被杀,文钦感到惶恐,司马氏为了安抚文钦加封其为前将军,后又代替诸葛诞做了扬州刺史。目前,毌丘俭和文钦都负责曹魏东南地区的防务,毌丘俭总督诸军事。文钦在淮南期间,多次立下战功,但他喜欢虚报俘虏人数,企图以此多要封赏占为己有,不过司马师掌控的朝廷往往在核查之后拒绝文钦,因此文钦对朝廷颇有怨言。文钦与前任镇东将军诸葛诞交恶,却很钦服毌丘俭,毌丘俭对文钦也颇多关照。现在听闻毌丘俭准备起兵讨逆,文钦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毌丘俭、文钦于寿春起兵,假托是受了太后的命令讨伐司马家擅行废立之举。但这样的说辞明显缺乏说服力,因为废立皇帝一事就是郭太后本人同意了的。当然,用什么做借口起兵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要铲除司马家的统治。起兵同时又向各个郡国传送了讨逆檄文,毌丘俭亲手写下《罪状司马师表》一文,之后上疏朝廷列举了司马师的十一项罪状,并说:“相国司马懿,为人忠正,为国家立下大功,所以应宽宥其后代,请求朝廷废黜司马师的官职,令其以侯爵爵位退归府邸,其弟司马昭可以取代他。太尉司马孚忠孝勤勉,护军司马望也能尽职尽责,他们皆应受到朝廷的重用。”司马望是司马孚的次子。毌丘俭请求朝廷废黜司马师,等于是在请司马师自己废了自己,无异于与虎谋皮。还请朝廷废了司马师后,任用司马昭、司马孚等人,毌丘俭是怕废了司马师后没人找你报仇吗?怎么想的!?文化人的思路有时真是拎不清啊。发布讨贼檄文后,毌丘俭又派出使者邀请镇南将军诸葛诞共同起兵讨伐司马师,没想到诸葛诞杀了使者,将此事报告了朝廷。毌丘俭以为自己和诸葛诞一向和睦,却没想明白,诸葛诞与文钦势同水火,有文钦参与起事,诸葛诞岂能相随?同样,毌丘俭也派人联络了兖州刺史邓艾,结果使者同样被杀。其实,毌丘俭这时应该冷静下来考虑考虑,为什么这些重要的地方大员都不愿意响应自己呢?毌丘俭并不似文钦那般粗鲁,看到起兵后外援不足,自己毕竟是地方反抗中央,实力恐怕不够,于是又联络东吴请求支援。为了表示诚意,毌丘俭、文钦分别派遣儿子去吴国作了人质。权臣孙峻自从在吴国掌权后,骄横残暴,为人愤恨。司马桓虑计划杀掉孙峻,立前太子孙登的儿子孙英为帝,但没有成功。东吴内部虽然有些混乱,但无论谁掌权,在对抗曹魏一事上都是十分坚定的,因而孙峻答应了毌丘俭、文钦的请求,觉得趁曹魏内乱或许可以从中渔利。当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二月,毌丘俭、文钦率六万人马从寿春出发,渡过淮河向西抵达项县(今河南沈丘),由毌丘俭领兵驻守城池,文钦则率部分人马在城外作为机动。

司马师听到淮南反叛的消息后有些惊讶,自己待毌丘俭不薄,何至于此?但事情已经发生,讨伐自己的檄文都发出来了,司马师立即与众位大臣开始商讨对策。大多数人觉得毌丘俭、文钦不成气候,派出一员大将如太尉司马孚前去征讨即可。太常王肃、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等却都劝司马师应该亲征,以挫敌之锋芒。王肃是曹魏老臣司徒王朗的儿子,他为司马师分析道:“从前关羽在汉水之滨俘虏了于禁,意图向北争夺天下。后来孙权袭取了其将士家属,结果关羽的人马顷刻间就瓦解了。现在淮南将士的父母妻子都留在内地,只要迅速派兵去控制住这些家属,使其不能前去与叛军会合,那么叛军就会像关羽当年那样立即崩溃。”其实前不久,司马师刚刚割除了眼部肿瘤,正在恢复身体。但为了司马家族的权力稳固,听了王肃一席话后,司马师不顾病痛,同意亲征。随后,司马师率领中军十余万人从洛阳出发,又调集地方上的三支人马于陈留、许昌郊外会合。临行前,命弟弟司马昭兼中领军,留守洛阳。司马师又问计于身边的参谋光禄勋郑袤,郑袤说道:“毌丘俭虽善于谋划却有些不通事理,文钦则有勇无谋。大将军亲率人马来攻,江淮的士卒必然恐慌。我方可构建深沟高垒,做出一副长久打下去的样子,以挫叛军锐气,这是汉代周亚夫曾使用过的妙计啊。”司马师也觉得此计甚好。

司马师又命荆州刺史王基为行军监军,持节,统领许昌方面的人马。但王基认为,毌丘俭起兵后虽长驱直入,但至项县一带便停滞不前,是因为毌丘俭等人利用太后矫诏的骗局已经败露,毌丘俭手下很多人都开始心存疑虑。假如我军现在不能彰显威猛的军势以震慑敌人,同时安抚当地民众,却深沟高垒裹足不前,似乎在敌人面前显得畏惧怯懦,此非用兵之势啊。如果任由毌丘俭、文钦在淮南当地肆意掠夺充实自己,甚至有淮南将士家属被其掳掠,当地士卒可能受到胁迫而反叛。而那些被毌丘俭胁迫反叛的人又会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不敢再回归朝廷,这就使得当地士兵没有被好好利用反而成了反叛动乱的源头。假如吴国再乘机进犯,那淮南之地恐怕就要丢失了。淮南一失,谯郡、沛国、汝南、豫州都会受到震动,那样将会是大大的失策。所以王基的意思是,魏军应迅速进驻南顿(今河南项城),顶住项县的毌丘俭、文钦。南顿的粮食足够大军四十天用度,且城池坚固,魏军守住坚城,又有丰厚的粮草,展现出先声夺人的气势,这才是破敌之关键。司马师考虑再三,听取了王基的意见,同意先进军占据颖水南岸一带。王基本人文武兼备,尤其在军事方面颇有才干。这时,有毌丘俭手下将领史招、李续相继率众来降,于是王基又建议司马师继续进兵,不能让各地的粮食资助了叛军,我军却要从远处运粮至前线,所以南顿粮仓应该迅速占领。但司马师显得犹豫,并没有令王基继续前进。王基便对手下众人道:“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一处地方如果让敌人得了敌人获利,我方得了就我方获利,那这里就是所谓的争地,现在南顿就是这样的争地。”于是王基领兵径直占领南顿。果然,毌丘俭也正率兵奔南顿而来,走出十多里地后,毌丘俭听说王基已抢先到达南顿,只得又率军退回了项县。曹魏众将请求攻打项县,司马师却不着急,而是开导众人说:“诸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淮南将士本无反叛之心,却被毌丘俭、文钦劝诱起兵。他们以为起兵后会群起响应,结果淮北不响应,史招、李续还先后投降。现在毌丘俭是内乖外叛,自知必败,但困兽犹斗,我们急于进兵决战反而更合叛军的心意。虽然我军必胜,可也会付出很大的伤亡代价啊。毌丘俭矫诏欺骗众人,十分狡诈善变,我们先不急于进兵,和叛军相持一段时间,那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识破毌丘俭的骗局,到时我军将可不战而胜。”于是司马师命各军原地坚守,命豫州刺史诸葛诞率军向寿春进发,命征东将军胡遵都督青州、徐州人马进至谯郡一带,以截断叛军退回寿春的归路。此时,吴国丞相孙峻看到寿春空虚,便命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领兵袭击寿春,想的是,如果能把寿春拿下,得了魏国的一座城池,还可接应毌丘俭、文钦等人。

现在的毌丘俭、文钦进不得战,退又怕遭到袭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很多淮南将士的家都在北方,不免人心涣散,逃跑投降者接连不断,只有淮南当地依附的士卒还跟着毌丘俭、文钦。这时,兖州刺史邓艾率领泰山郡各路人马兼道前行已经抵达乐嘉城(今河南商水县),毌丘俭便令文钦领兵攻击邓艾。没想到司马师已秘密率军同邓艾会合,当文钦突然看到魏国大军时,大为吃惊。文钦有子文鸯,年方十八,武艺高强,勇冠三军,有人说文鸯的勇猛可比关、张。文鸯觉得趁敌人立足未稳进行突袭,可以击破魏军。于是父子二人兵分两路,趁夜袭击乐嘉城。文鸯领兵首先来到乐嘉城下,大声鼓噪着发起进攻。司马师在城内也没有料到敌军突然来袭,惊得眼伤迸裂,不得不强忍剧痛令兵士迎敌。文鸯进攻一段时间后,不知为何,父亲文钦的兵马没有接应上来,见魏军兵势强大,文鸯只得撤了回去。司马师于是下令追击,众将都以为文钦父子并未失利,不会逃离项县。司马师却说:“一鼓作气,再而衰。文鸯得不到接应其势已尽,岂能不逃?”文钦果然打算逃跑,文鸯却说要先打掉敌军的锐气,于是率领十余骑勇士突入魏军阵营来往冲杀,所向披靡,然后才领兵而去,文鸯之勇猛果然如关羽、张飞一般。司马师急令八千骑兵迅速追击,文鸯索性单枪匹马闯入敌阵,一次便杀伤追兵百余人,之后又反复冲杀了六、七次,追赶的魏军都不敢再追了。司马师又命将军乐林督步兵紧随其后,多次向文钦的军阵密集射箭,文钦冒着箭雨,顶着盾牌继续逃窜,手下士卒纷纷缴械投降,文钦父子率残兵向着项县奔去。

毌丘俭在项县听闻文钦父子败退,连夜弃城向淮南逃走。逃至慎县时(今安徽肥东县),毌丘俭的部下已所剩无几,之后又在淮河安风渡口遭遇守军截击,毌丘俭东躲西藏,最终被安风当地百姓发现,当场斩杀,首级传送洛阳。文钦父子退回项县后,见毌丘俭都跑了,自己孤军无援,无法自立,便准备继续逃往寿春。可寿春已被豫州刺史诸葛诞的兵马占据,寿春的百姓也已四散逃窜。文钦无奈,只好领军投奔了已进至东兴的吴国军队。吴国丞相孙峻接纳了文钦父子,本想趁势夺取寿春,但寿春已被诸葛诞占领,孙峻于是引军退回吴国。虽然没能取得寿春,但孙峻这次出兵收降了文钦父子这样的猛将,也算是没白跑一趟。魏国朝廷就势封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总督扬州军事,仪同三司。毌丘俭则被夷灭三族,长子毌丘甸在父亲起兵前便携家人离开洛阳,毌丘俭兵败后毌丘甸在灵山一带被抓捕,后被处斩。不过,毌丘俭的一个弟弟毌丘秀以及一个孙子毌丘重也逃到了吴国,毌丘一门总算没有绝后。

继王凌之后,毌丘俭、文钦发动的淮南第二次叛乱历时不到一个月便以失败告终。虽然毌丘俭对曹魏衷心可嘉,但明显错判了形势,低估了司马家族的统治力。以为自己在淮南举起义旗,就会得到四方响应。可惜事与愿违,司马家族的势力遍布天下,尽管司马师擅行废立之事,但天下臣民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实,百姓并不关心谁当皇帝,他们需要的是能安居乐业,不愿再起刀兵。然而,这场事变终于导致司马师眼疾复发,生命垂危。回到许昌后,司马师急召弟弟司马昭前来要当面嘱托后事,司马昭此刻正留守洛阳。司马师将统领军队的权力交给司马昭后病逝于许昌,终年四十八岁。如果说毌丘俭、文钦的淮南二叛还有一丝成果的话,那就是把魏国执政的大将军司马师给折腾死了。可司马师走了,还有司马昭,曹魏的天下仍然在司马家掌握之中。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