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雨话东周 >第七十七篇:庆郑身死78(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十七篇:庆郑身死78(1 / 2)

晋惠公就准备治庆郑的罪。庆郑就说:“作臣子的我哪里有什么罪啊。君上一开始就听臣的建议,报答秦国对我们的帮助,就不会招来秦国的讨伐。第二回再听臣的意见,和秦国讲和,就不会有战争。第三次听臣的建议不要骑那匹叫小驷的马儿,就不会失败。臣这么忠心为君上出谋划策,有什么罪过呢?”

晋惠公说:“你都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真是糊涂。”庆郑心里面也憋屈,就辩解道:“是啊,臣有三大罪过。臣子的忠言得不到君上的听取,这是罪状一。占卦臣领兵是吉兆却得不到君上的采用,这是罪状二。君上失陷,为救君上通知人马来救,没有救出来,这是罪状三。这些罪状太大了,请赐臣一死。”

庆郑说这些话,都是气话,明眼人哪个看不出来啊。晋惠公听了,在那里也没有话可说,眼睁睁地看着庆郑。

但是晋惠公是摆明了要治庆郑的罪,就问梁繇靡怎么办。梁繇靡这个人,当时因为庆郑通知他们去救晋惠公,错过了捉拿秦穆公的机会,很不满意庆郑,他呢就代晋惠公去数落庆郑,说:“你这个庆郑,有三条死罪,你自己还不清楚吗?君上陷落在泥潭里面,呼叫你救助,你顾自己不去施救,这是死罪一。我们差点抓住了秦君,你以救君上的理由让我们错失了捉拿秦君的机会,这是死罪二。战斗中,大家都受伤了,只有你一个人完好无损地回国了,这是死罪三。”

庆郑听了,心里面也知道这些罪名都是强行安在自己的身上的,他也很有骨气,就说:“要杀我庆郑,有一个要求,就是让我坐着死,让三军将士看看我庆郑有没有骨气。”

蛾晳听了就向晋惠公劝谏说:“庆郑这个人,这么忠勇。可以看在他以前的那三次建言的份上,饶了他吧,让他戴罪立功。”

梁繇靡说:“秦晋交战,我们都失败了,还找一个本来就战败的人去报仇,那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大臣家仆徒这个时候站出来劝谏,说:“但是庆郑确实有三大建议,是没有错的。就凭这三大建议,可以免除他的死罪。与其杀了他,还不如饶恕他,这样也显示了君上的仁慈。”

梁繇靡说:“国家的强大,就是在于法治的推行。如果动不动就因为这样和那样,把国家的根本放在一边,后边的人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不杀庆郑,君上以后还怎么用兵啊。”

听到这里,晋惠公就做了最后决定,杀掉庆郑。就这样,一代贤臣走完了他的人生。

杀庆郑这一天,天昏地惨,日月无光。好像上天都在为庆郑鸣不平。朝廷里的大夫们,也知道庆郑的冤屈,很多都在那里流泪。

再说晋惠公杀了庆郑之后,又想起自己在秦国被关押的那三个月,其实在那段时间,晋惠公最担心的还是重耳回国替代自己的位置。所以现在自己回国复位后,心里面还是忧虑重耳对自己的威胁,这个人确实名声太好了,保不准什么时候会伤害到自己的地位。

他就把郤芮找来,把自己的担忧说了一遍。郤芮说:“重耳在国外,始终是个忧患,要找时机除掉这个人,才能断绝后患。”晋惠公说:“这件事情哪个可以去做呢?做好了寡人有重赏。”郤芮说:“以前寺人勃鞮奉先君的命令到蒲地捉拿重耳,曾经用剑砍掉了重耳的一截衣袖。他一直担心重耳回国后要治他的罪。如果要除掉重耳,这个人是最好的选择。”

晋惠公就把勃鞮招来,把除掉重耳的想法给他说了。勃鞮说:“重耳在翟国已经有十二年了,听说早就接了夫人,也生了儿子,在翟国也没有想回国的愿望。如果率领军队去的话,翟国和他联手有了准备,一下子还不好办。臣觉得不如直接选一点勇敢的军士,和我悄悄潜到翟国,寻找机会把他除掉就可以了。”

晋惠公听了,觉得有道理,就要勃鞮去安排。勃鞮下来之后就开始准备。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