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其他类型 > 初啼声与绝笔书:从上古到大唐 >第二十八章 王昌龄:种地+读书=叠BUFF43(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八章 王昌龄:种地+读书=叠BUFF43(1 / 2)

种过地的读书人不容小觑。

王昌龄就是这种情况,祖上往前几代是曾经南渡的琅琊王氏,对这种大家族来说,诗书传家是刻在DNA里的,到了王昌龄这时,家世清贫,必须自己参与劳作才能养活自己。

上一个这么会写诗的还是种过地的读书人鲍照,家世清寒需要自己躬耕陇亩,同时又有家学传统,这种多重境况叠加,容易造就才华过人,著作等身的文学家。

王昌龄祖上是南渡的琅琊王氏,后来又从南方迁回了北方的京城长安定居,因此王昌龄就是如今的西安人。他在二十岁之前,基本都在老家生活,日常打鱼种地。

打鱼种地的地方就在“灞上”,这是一个经常出现在诗歌中的地点,如今在西安的南部。这种劳作,其实在《诗经》时代就如此,看《诗经》的时候,经常看到诗中写打到了各种鱼,因此吃鱼绝对是重要的生活资料来源。

诗经那个时代,生活资料有限,因此各种各样的鱼都有自己的一个字,放在现在都是极其难认识的生僻字。

西安虽然深处内陆,但是水资源其实很丰富,(从古代人口来看,尤其是唐代时期,西安不缺水)周围就有渭河等丰富水源,不然周人也不会以此为都。

三十岁的王昌龄离开家乡,到各处游历,尤其是去到了边塞地区,也因此经历,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

王昌龄后来虽做过官,但是一生位卑言轻,他在史书中一生经历不过寥寥几十字,生卒年,一概没有,未做官时候的经历更是一字不提。

再次感叹,那时候不流行写自传,不然王昌龄自己写一写去边塞的详细经历,会是多么详实的大唐见闻录啊,太可惜了。

从王昌龄的诗中,看不出来他去边塞的目的,没提到边塞地区有没有认识的亲友故交,难道唐代的边塞重地能随便让陌生人去参观吗?

因此大胆假设下,王昌龄是去求职的。

拜访边塞各个幕府,去见见长官,毕竟王昌龄是个难得的笔杆子,估计有不少人听过他的名号。根据后来的经历看,王昌龄大概率没求职成功,没真的进入过哪位官员的幕府,一番游历下来,最终还是回到长安,老老实实走科举入仕的道路。

王昌龄是西安人,他游历的路线也特别像现在大学生的“特种兵旅游”,从西安出发先去华山看看,然后是河南的嵩山,去拜访拜访大师,现在大学生也喜欢去各个寺庙打卡。从嵩山离开又去了太行山看看,然后是邯郸。

这也是盛世的大唐给到诗人的隐形福利,能够去到全国各地游历,大唐的诗人们也太爱“旅游”了,当然主要是为了谋职,一边游历一边求职访友,这点前代的鲍照可没大唐的诗人幸运,毕竟鲍照只能在南方逛一逛,大唐的诗人天南地北,能去的疆土可大多了。

如果我是电影导演,拍摄一部关于战争的作品,在战争部分开始前,一定要把镜头定格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微笑上。

王昌龄曾经就这么笑着,虽然因为为人行事不拘小节被左迁龙标,但是他却满心期望着皇帝第二年的赦免,毕竟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上次因为得罪宰相李林甫而被贬谪,第二年也赶上大赦天下就回去了,那么这次估计也一样,大唐皇帝不会真的忘记他这种一腔真心的人。

此时王昌龄已经六十岁,从三十六岁正式踏上仕途,在这条路上已经跋涉了二十几年,从九品的小官到九品的小官,时间仿佛浓缩了一切,人却是在原地踏步。

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这句网络流行新梗放在这里十分应景。

和前面写过的陈子昂等人不一样,王昌龄在正史中没有留下任何“政绩”方面的资料,他没有机会直接向皇帝上书,也没有任何建言献策的资料留存,没有资料能证明他的政治才能到底如何。

但可以从王昌龄在诗文中对自己的看法猜测一二:

在刚刚及第的时候,王昌龄写过——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