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灵异悬疑 > 阳光下的雨露 >第三十四章36(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十四章36(1 / 1)

父母进城卖狗肉了,动身时刻母亲一遍一遍叮嘱二姐管好家,嘱咐我们听二姐话,母亲噙满泪水,一步一回头,仿佛远走的每一步,都有不舍的羁绊,家里由二姐挑起了大梁。

可是万事开头难,父亲收货、酱肉和应付上门取货的,母亲不但克服对家的惦记、对儿女的担心还需要对业务的熟悉。站在马路边上一秤一秤的售卖,虽然不用吆喝,可是站一天腰酸腿疼,跟干一天活不一样,干活时候是四处走动,这就站着等着顾客,从早到晚,开始母亲吃不消,适应了一周看着每天有收入,也就忽略了劳累。但是有一项更严重的情况出现了,说不准哪时哪刻会发生,站在马路边卖货是违规的,城管会来管制,场面非常吓人,踹箱子,撅秤杆,没收“工具”,虽然同行已经把经验和应对的办法传授给了母亲,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就意识不到可怕,第一次看见别人跑,母亲也端着箱子跑,看见没跑了的同行踹折的秤杆和一地的狗肉,母亲胸膛里突突狂跳,双腿颤抖,脑子里一片空白,躲了好一阵这腿才听使唤,端着箱子进屋就哭了,央求父亲回家,这活她是真干不了,父亲安慰说“都这样,别怕,我去想办法”。母亲卖肉的路边是一个大饭店,这里面的厨师父亲认得,这酱肉的秘方就是人家给的,据说这厨师在全国也是名厨,数的上数。就这样经过父亲的努力,母亲可以站在饭店门侧卖货,如果城管来了可以进屋躲着,这多少稳住了母亲的心神。但是最有力的是王怀忠,知道父母进城卖肉就赶紧来看望,看着租住的没有窗户昏暗潮湿的小房,规劝父亲换一个,他能联系到比这好比这便宜的,母亲不愿意麻烦人家,那“又好又便宜”的不是咱普通老百姓能找到的,王怀忠看父母坚持也没说啥。过了三天领着两个穿制服的来了,经介绍一个是这片的派出所所长,一个是片警,告诉母亲以后不管有啥事就找他们,城管、工商都行,等人家走了之后,王怀忠告诉母亲,这都是有业务往来的,不要想着不敢去或者怕人家麻烦,越麻烦人家越高兴,就这样经过一次次找人家要回城管没收的肉箱子,秤杆子,直到最后不收母亲的为止。

母亲走后,二姐作为一个小大人领着我们几个在家,白天要到地里干活,二姐植物性过敏无论天气啥样都捂的严严实实的,天刚刚麻黑就赶紧回来,插上大门,放学回来的我们喂猪、做饭,赶鸡进架,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一切收拾完,二姐就领着我们闩上前后门,然后每人手里一个一个武器,二姐手里是家传的秦刀,三姐是菜刀,我和小弟是一把小刀,挨个屋的检查有没有哪个旮旯、柜角藏了人,我们甚至都演练过很多次,遇到屋里藏着的人就不听解释直接动刀,就这样惜惶着一天一天过活。村里都说“你看,人家大眼睛那几个孩子”,有时候也困也累也想放学出去玩,可是屯邻已经把我们夸的飘渺了,咬着牙也得装装样子,也就导致我们在屯邻的口碑越来越好,过个十天半个月左右父母就会回来。

家里的地主要就是二姐领着干,有个重体力的活还得找大舅家,那时候我家还没有左邻右舍,二姐不但长得漂亮,还会来事,无论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就是包点素馅饺子都得给大舅送去,对于我家很难的体力活,大舅家都不是个事。

父母进城做的这点小买卖彻底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天都有活钱进账,这带腿的利息也随着每天进项而一点一点的减少,这么说吧,父母那几年挣的钱基本都还高利贷了,家里秋天的庄稼地收入都不够利息,这一年种地的收入也就够年吃年用。

原来父母在家的时候串门的特别多,这父母不在家来的人就少了,经过几个月的辛苦,这买卖收入也就多了,等母亲十天半个月回来一趟的时候,屯邻也就看出变化了,虽然母亲还是穿着旧衣服,但是从这红光满面的笑容大家也就看出来了,父母挣到些钱了,回家时候来的屯邻也就多了,一是多日不见扯扯家常,二是也都想看看到底咋样,自己能不能也干干试试。

包树是我家前院的邻居,知道父亲来家了,拿着一瓶二锅头,跳过墙头就来了,二姐做的几个毛菜让两个人喝两盅

包树:狗肉咋样?

父亲:还可以,市里人吃这个。

包树:烀熟了吃呗?

父亲:也不的,有烀熟了直接吃的,还有跟酱熟食一样整完了吃。

包树:那你会酱啊?要是跟猪肉一样,那整完了不得跟猪肉一个味啊?

父亲:我会啊,我认识一个大酒店的师傅,他教给我了,我有秘方。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滋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菜,父亲就把实底交给了人家,“那生狗你从哪进呢?”包树发出了他的疑问,这生狗肉没有批发市场,就镇里有个狗市儿,依照他对父亲的了解,父亲是不敢杀的。“有人送,别人介绍的”父亲十足的口吻说着货物的来源,“那谁送都要吗?”包树探寻的口吻问着,父亲意识到这包树可能也要送狗肉就说“谁送都要,你要是有狗肉我也要,要是多我还能介绍几个买主”,就这样一顿饭,我家解决了货源,包树找到了“生意”,从此以后他和他三个儿子都开始了这个营生,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虽然没有超过包财家,但是村子里也是数的上数的。包树家从事这一行后,对于我家还有一个好处,我家的新房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一片大地,没有人家,是包树家的房后,他家在很多年前在墙外种了五棵杨树,这一年一年的,小树已经变成大树,到我家批完地号,这树就是在我家院子里了,按照人家先来后到的说法,先种的树,后盖房子,人家就不砍伐了也没有办法,找过几次包树都托说这树再长几年够个了就伐了。这今年他家开始往我家送狗肉了,天天见面还有往来,母亲就说孩子都怕虫子,这树呢现在值三十一棵,母亲花了一百一棵买下来了,但是买下来母亲没要树,又都给了他家,包树很是高兴就这样乐颠颠的就砍伐了,母亲去除一大心患。

秋收去南粮割玉米,路过老姥爷家,九站子大舅正在整理他家院外的荒地,老姥爷家院子很大,院墙南侧与南堰河北侧是一片草甸子,尤其他家这块与刘武家中间还有个河泡子,这几年水位下降,剩下的两口泉眼也流干了,南堰河越来越瘦,这河泡子也接近干枯。大舅说他要把这一片都插上树毛子,过几年就长大了,到时候好卖钱,大舅一手拄着搂柴的钉耙,挥舞着另一只手,弯下腰贴着地面比划着小树苗,又直起腰比划着几年之后的参天大树,当时都觉得这小个子的大舅干着痴人说梦的事。

父亲虽然不在干菜批发了,九占子大舅还是时不时的往市里各个饭店送山货,顺道就去看望母亲,母亲说他家最仁义的就是这个大舅,大舅就是家庭不好,长得又瘦小,否则啊这家早就过起来了。

直到九站子去世,这片树也没有长成参天大树,路过的人都嘲笑着九站子曾经的荒唐想法,人都活不到一百岁,还指望树长成百年的参天大树,一直到我们大队划成了经济开发区,每个房子画上红色的圆圈并且里面写着拆字,大家才意识到,九站子的高瞻远瞩,拆迁时候树是按棵给的补偿款,地是集体的,树是大舅的,人不在了可突然降下这么大一笔钱,二占子和三占子就打起来了,无论市里还是农村,兄弟姊妹打仗的不是因为钱就是因为赡养爹妈,二占子认为,这钱应该儿子平分,家里就剩他跟三占子两个儿子,三占子却不这样认为,自己家有儿子,这些东西理应是给儿子的,而且老人跟他在一起住,按照老规矩,谁养老这最后老人的东西就归谁,二占子家是一个姑娘,而且还不是自己生的,那这钱就不存在给他,就这样,兄弟俩由讲理,吵架到大打出手,这时候大家又埋怨起九占子为啥要种这一片树,为啥要留下这一笔钱?面对利益,他们不是第一个出手打仗的,也不是最后一个,金钱面前更能看清一些人性的扭曲。在两个人互相咒骂祖宗八代爹长妈短的时候,家里的三个闺女出面了,这片树林赔偿,外加去世老人的田地,都需要平分,法律都说了男女平等,就这样,握着自己的理,说着最光鲜的话干着最龌龊的事,所有财产平均分配了。

新年伊始我有了一个乖巧可人的外甥女,一家人视如珍宝,就是孩子小,总是有吓到的时候,七个月时候,黑天就哭,抱也不行,哄也不行,只有求老姥爷的“聚魂单”,这聚魂单是没有白求的,回馈的是一瓶酒或者是点心,意思到了就可以了,说也奇怪,一直哭泣不止的外甥女在烧完“聚魂单”之后,就睡的甜甜的了,随着孩子的长大,有时候这“聚魂单”就不好使了。没有办法只有令想门路,在村子东北角荒地上,刚搬来的贾柱子母亲会“看香”,贾柱子是外来户,他紧有的一个姐嫁给了包祥的大儿子,也就是狗剩子的小舅子,包祥的几个儿子都属于老实巴交那种,像这种我们这叫“三杠子压不出一个屁”,娶媳妇难上加难,想一想生儿子时候的欢天喜地,找媳妇时候的愁眉苦脸,这儿子生一个就够了,证明咱有就可以了,可是包祥家四个儿子,两个闺女,这大闺女嫁给了大十岁的狗剩子,这大儿子婚事也不好整,贾柱子姐说了,嫁过来可以,必须带上弟弟还有这个老妈。难得有肯嫁的,赶紧就答应了,这老妈和弟弟也就搬过来了,现在住的房子是在包祥地里用土坯垒的偏狭的厦子,还是个窗户朝东的厢房,推开窗户,可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几个坟塚,其中就包括胖丫一家的,平时我们去东屯都不敢从这走,但是岁数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也可能身上本身就带着“仙”,老贾婆子不害怕,住的还挺好。大姐看着哭闹不止的外甥女赶紧去请老贾婆子,来了之后,端起一碗凉水,走到门外喏喏的说了一阵子,回来冲着孩子吹了几口气,这孩子立马止住不哭了。过个三五天不是发烧就是大哭不止,就又得请老贾婆子,她每次的招数都不一样,有时候在装满米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伴随着嘴里嘟囔参拜过后,那筷子竟然立马倒了。有时候拿着腰带,从孩子头到脚撸一遍,我们都惊呆于这神奇的一幕,看着这立竿见影的效果不知刘文媳妇功力能不能赶上。还毫无保留的把法术教给大姐,孩子要是哭闹,晚上就拽着孩子的手说“大闺儿吃饭穿袄跟妈来啊”,就这样我们都学会了,就是称呼在变,但法力不减,可是总是这样也不行啊,母亲说“可能这人身上自带些东西,以后躲,告诉大姐拿着东西跟老太太好好说,让她保佑孩子,咱每年去看,大姐按照母亲的交代,承诺每年过年都会看望,大姐也确实做到了,外甥女真的没有大碍的长大了。

后来流行的“包老二养小三都不如家里供大仙”,大姐遥遥领先。

狗剩子自从当了队长之后,更加欢愉,走路打着口哨,迈着欢快的步伐,痞坏痞坏的对大姑娘小媳妇更是挑逗没完没了,老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老话还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啊”,虽然小舅子媳妇不好看,奈何年轻,狗剩子这些年非常专一就是一直喜欢年轻的,无论大姑娘小媳妇都对狗剩子这死乞白赖的挑逗,骂俏打诨动手摸、抬腿弄的骚情举动看着是恼羞成怒张口咒骂,暗地里却是心生欢喜着斜眼拿腔作调的“你敢?…”拉长了调调,真有小媳妇讥笑挑逗说“你敢?晚上给你留门”,狗剩子半夜也真敢去,最后谁骚情谁就分不清了。这个小舅子媳妇看着自己这窝囊丈夫,再看看不如自己的大姑姐嫁的狗剩子,不免为自己惋惜啊,这眉来眼去就成了,一般来说丈夫知道自己被绿一定会刀出鞘血封喉吧,这家大儿子跟没事人似滴,而且人家媳妇说了算,这就助长了狗剩子的嚣张气焰。在往后的十年间,接二连三小舅子娶媳妇,狗剩子比谁忙乎的都欢。屯邻都说,狗剩子对小舅子是这个比划着伸出大拇指。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