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隋变骑砍 >第六十二章再议讨贼,明应暗拒62(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六十二章再议讨贼,明应暗拒62(1 / 2)

长安城。

杨广派出的使者还没离开几天,就行色匆匆的带着一队信使回来了。

紧接着,他们哪里都没有去,直接进了宫城。

然后,皇帝杨广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关于来护儿的消息。

“荣国公来护儿率水师健儿与东莱贼战,不利,全军覆没,生死不知。”

杨广愕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

前来禀报的内侍,偷偷的瞥向暴怒的皇帝,生怕自己遭了无妄之灾。

可皇帝的命令又不敢不听,只能低着脑袋,战战兢兢,断断续续,将来护儿兵败身死的消息再次说了一遍。

这次,杨广终于听清了。

“够了……”

愤怒的皇帝将桌案上的镇纸往地上一摔,哐当作响,吓得内侍立刻跪伏在地上,尖声叫道:“陛下……息怒啊……”

杨广声色俱厉,将跪在地上的内侍踢翻,骂道:“给朕滚!!”

“滚!!!”

内侍如蒙大赦,连滚带爬的退了出去。

杨广喘着粗气,坐回銮椅,对旁边默不作声的虞世基道:“茂世,对来护儿之败,你有何想法?”

虞世基哪还有什么话说。

来护儿,宿将也,且带有两万水军精锐,却依旧不是东莱贼的对手,兵败之后生死不知。

他只是内史侍郎,难不成还能变出兵马去讨伐贼寇嘛?

更别说,杨广最为信任的心腹之将乃是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

关于军阵上的事务,他总是会和宇文述商量过后再作出决定。

若是被宇文述得知,自己在皇帝面前多嘴,一定会对他有所不满,之后说不得会怎么报复呢。

因此,虞世基拱手称道:“此军国大事,陛下应当请朝野诸公共同商量。”

“许国公宇文述,国之良将,陛下可速召之。”

杨广一想也是,这个消息是瞒不过去的,便派人将宇文述等心腹臣子一并找来,打算同他们商量一下关于来护儿败绩的事情。

说实话,来护儿败在东莱贼的手中,着实让杨广有些心惊。

自他登基以来,虽然民间贼乱蜂拥,可只要朝廷派遣大军去剿,一定是所向披靡,挡者皆为齑粉。

因此,他也从来不将贼寇当回事。

贼寇众多又如何,蝼蚁而已,只要遣一员将领,带些兵去征讨,自会伏诛。

可这伙东莱贼,却比常贼凶悍更甚。

在他们身上,朝廷前后损失了两员大将,加之三万余名经制精锐之军。

如今,东莱贼更是又占据了北海、高密两郡,加上之前已经陷贼的东莱郡,就是三郡了。

而且看样子,东莱贼肯定不会只满足于占据这三郡。

等他们以后再攻掠周边郡县,怕是祸害甚巨,

这已经不是什么芥藓之疾了,而是活生生砍掉了朝廷的一只胳膊啊。

“此贼不除,朕心难安呐!”

……

宇文述得到皇帝召唤,换了身朝服就马上赶往宫城。

宇文述,字伯通,曾帮助还是晋王的杨广成功夺取太子之位,因此在杨广登基后,被授左翊卫大将军,封许国公,开府仪同三司。

杨广对其非常宠信,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一路急行,来到大殿,宇文述通报过后,趋行而进,以大礼参见杨广。

“臣,宇文述见过陛下。”

“许国公请起……”

杨广命内侍将宇文述扶起,还贴心的搬了一张软榻来给他。

毕竟,宇文述如今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虽是武将,可身子骨也大不如前。

“谢陛下恩典。”

宇文述谢恩之后,半个屁股坐在软塌上,看向旁边。

此时,大殿之中纳言苏威、户部尚书樊子盖和黄门侍郎裴矩,还有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全数都在。

杨广见人到齐了,便示意虞世基宣读信使带回来的消息。

虞世基上前,将来护儿兵败东莱,下落不明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宇文述等人听完,当即知道了陛下叫他们过来的意图。

苏威资历最老,当即率先开口道:“陛下,东莱贼狡悍难制,连吞三郡,必不可再纵容,当派遣大军从速剿灭。否则,齐地当不为朝廷所有。”

杨广沉着脸,说道:“朕找尔等来此,正是为了讨论朝廷派兵之事。”

“苏公,对于带兵剿贼的主将,你心中可有合意的人选?”

纳言苏威沉吟道:“左骁卫大将军张谨治军有方,可也。”

杨广摇头,反驳道:“张瑾胆怯,无勇无谋,不可。”

苏威见状,哪里还不知道杨广心中肯定早有人选,刚才问自己也只是个幌子而已。

他当即拱手道:“臣愚钝,实在不知何人可堪重任,伏唯陛下圣裁。”

其他如樊子盖、裴蕴、裴矩等人,也都异口同声道:“伏唯陛下圣裁!”

杨广看向一边的宇文述,脸上挂着笑容,指着他说道:“许国公可愿为朕分忧?”

宇文述心中微动,身体却立即来到中间,拜道:“臣愿率军剿贼,替陛下解忧。”

杨广闻言,当即开怀大笑道:“有许国公出马,东莱贼不足虑也。”

“我分骁果军一万,并从河南道诸郡县调兵两万,共计三万大军,全数派到你麾下。”

“其余器械粮秣等,也都由周边郡县优先供应,必不会短缺。”

“许国公可否言明,需要多少时间剿灭东莱贼,剿贼方略为何?”

宇文述沉思小会儿,随即道:“东莱贼连败朝廷经制之军,气焰嚣张,恃众凭强,此乃骄兵也。”

“骄兵易怒,且又有轻慢之心,可用诱敌之法,使其追我,我则中间设伏,前后夹击,必能大破贼军。”

“贼军既败,人心涣散,再派人晓谕三郡,称背贼反正者不究前过,杀贼立功者有赏,郡内豪杰定云集响应,重归朝廷治下。”

“到时,东莱贼土地尽失,豪强多叛,内外无援,实无能为也,可一战而平。”

“随即,贼酋就可传首东都,呈献于陛下面前。”

“依臣想来,用三月至半年之期,应该就足够了。”

杨广听了,抚掌大笑道:“说得好,就依许国公之言。”

“三月而已,若能让贼酋授首,朕自无不可。”

……

宇文述回到自家府中,两个儿子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迎上来。

“阿耶,陛下找您是为了什么事?”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