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都市言情 > 经纬古今:我书院直播问道先贤 >第50章 两位留学生的生活 62(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50章 两位留学生的生活 62(1 / 2)

几名年轻人被救护人员用担架抬下了轮船甲板。

担架路过一些面色苍白的年轻人身边,他们正蹲在地上使劲呕吐着,可吐出来的只有一些清水和少许清粥。

蹲着的人身边则是另一批年轻人仰头望着这片与故国风俗迥异的天、地、人。

他们不同之处在于有的穿着朴素的中式长衫,有的穿着泛白却干净的中山装,相同之处却都是玄睛黄肤。

玄者,幽遠也,《说文·玄部》:“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是秦朝所尚的玄。

黄,是黄帝的黄;《说文·玄部》:“地之色也。”

《千字文》开篇有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天地之色,即是黄种人的颜色!

他们在这异国的码头上、川流不息的白种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兀。

镜头拉近。

一位脸型酷似年老刘子华的十九岁青年此时也同样与其他人一样,他望着这片与古老陈旧的东方大陆风貌完全不同的崭新欧洲大陆,眼神中绽放着炙热的光芒。

“我们算过一笔账,在法国平均学费为一百八十法郎。膳宿费四百五十到四百七十法郎。衣服、文具费三百二十法郎。休假费二百二十八法郎。也就是说,我们这样的俭学生每年需费用一千到一千二百法郎,折合当时的中国银元约六百多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家庭一年的生活费。因而一般人家是负担不起的。"

“幸而当时有很多实业家慷慨解囊,有志之士,不为是屈,则毅然自助。而法国也为了吸收更多买办阶层和人才所以降低了门槛,所以才兴起了去法国求学的热潮。”

许多熟悉外汇的观众们此刻下意识算起账来。

这笔费用....汇率方面,当时的法郎已经不再流通使用,被欧元所取代。

截止2024年3月的数据,中国银行提供的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欧元兑换7.74人民币。

再参考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上涨,那时的费用虽然比如今低,但念及当时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其实留学生受的苦和如今相比各有千秋。

果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国家一样,个人也一样,那些向往别国的美好,或者向往自己没有生在某个美好时代的人,只不过是朝三暮四罢了。

记得之前网上因为民国各种军阀公子和千金恋爱戏风靡,一度掀起想穿越回民国的风潮。

抛去所有的形,其实和古偶的本质一样,都是换汤不换药的玛丽苏剧情。

可大多数人就算回到过去,没有显赫的家世,也只会和星爷一起蹲马路罢了。

可恶,代入感很强,已经回想起在大上海门口听着阿译长官最喜欢的留声机讨饭的日子了。

“在来到法国的勤工俭学生中,手里有积蓄的可以直接入校读书;没有积蓄的,则在华法教育会的安排下进厂做工赚钱,积攒了足够的学费后即可入校读书,等钱差不多花完了,就又去工厂做工。家庭环境好一点的则可以留在巴黎繁华市内,次一点的则以工兼学....”

很多观众大概了解一点当时民国时期的留学风潮,但具体的细节却是第一次听,很多观众都开始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

【哦!勤工俭学嘛!和现在一样!我之前留学时也是时常去洗盘子!然后那家全部盘子都换了新的。】

【我挺好奇在法国勤工俭学具体做什么,法国当时就这么发达,应该挺轻松吧?】

【对啊!法国是浪漫的国度,你看咖啡厅这么多,电影里不都是喝咖啡要给小费吗?我想兼职应该不是很累吧。】

-------------------------------------

法国东南部,尚贝里。

当地时间下午一点半。

此刻,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留学生张炀脸上。

这个时间点,对于正在咖啡馆兼职的他来说,正是一天中宝贵的休息时段。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