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是一个斩妖师 >第十七章 回京1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七章 回京17(1 / 2)

边关之地。

一个与废土蛮荒格格不入的队伍迁到关令府前,十几个士兵骑着乌黑挺直的骏马,带着一辆锦绣马车缓缓前进。等到队伍来到关令府前,身穿锦衣的公公才从马车上缓步走出来,手中抱着一个长条型木盒,里面装着的便是圣旨。

身后士兵的铁甲上泛着寒光,隐隐有阵纹浮现,这些铁甲都是司天监炼制的法器,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闲之辈。

早已等候多时的张尘安走出来,躬身道:

“公公大驾光临,燕州关令张尘安恭迎公公。”

那个公公自然是知道张家在京城的名声,于是调侃道:

“张关令,废话就不多说了,想必你也知道,杂家本次来这里是为了一个少年来了,想必你不会不知道我找的是谁吧,走着,带我去见见这个孩子吧。”

张尘安闻言一笑,开口道:

“公公说的哪里话,陛下圣意岂是我等能揣度的,只不过说一个少年的话,我大概还是知道指谁的,小人现在就带公公去见他。”

张尘安巧妙地避开那些大不讳的话题,话术上滴水不漏,深得张家真传。

几人迈步走到地牢前,随后公公站在地牢门口,掐着嗓子喊道:

“圣旨到~李青元前来接旨!”

地牢深处,独自坐在牢房角落的李青元抬头看向出口处,隐隐有声音传来,似乎是在喊他。

他已经通过张尘安了解到京城的情况,他知道一封赦免他的圣旨已经在路上,想来已经是到了。

在这个不人不鬼的地方待了一年,三百多个日夜,他见到了许多人在深夜哭泣,歇斯底里地呐喊,或者是抱头痛哭,但无论如何,在第二天的早晨,他们都得乖乖从牢房里爬起来,走到外面干活,或者像老头一样,找一块破瓷片,永久结束自己的生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青元和他们一样,都是裹挟在大势中无法挣扎的小人物。

只是从来到这里的第一晚开始,这个活出两世的少年就没有选择沉沦,他不想等一个奇迹发生,如果可以,他更愿意自己去创造奇迹。

厄难或许能摧毁他的身躯,但却没能毁灭他的意志,终于,他可以离开了。

李青元缓缓站起身,看向一旁空空荡荡的角落,微微一笑道:

“老头,我可以离开了,带着你的那一份一起,回家。”

外面传来较为密集的脚步声,一大群官兵跑过来打开李青元的牢门。

“李先生,圣旨到了!快出来吧。”

自由就在眼前,可是李青元却意外地平静,他知道,这个结果早已注定。

他心如止水,走在队伍最前面,官兵在他背后跟着。

他走的很安静,这一走,想必就不用再回来了。他没有和自己想象中,大喊大叫,连哭带嚎。

“呵,我好像长大了……”

咵!牢房出口的大门被打开,一缕光线射入,照亮了前面的路,自由之路。

走到公公面前,李青元跪了下来。

“罪臣李青元前来接旨。”

公公打开木盒,从里面拿出金灿灿的卷书,将其打开,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周百年,以武立世,凡近妖者,无论罪重,人人得而诛之。商贾李家,沟通妖魔,为祸百姓,相关者尽伏诛授首。罪臣李青元,本应流放边境,终身受刑,然念其心性坚毅,知耻后勇,凡兵卒者,无不敬之。其心赤城,天地可泣,朕心甚悦。念历法虽严,尚可变通,人心所向,得天独厚,再难有之。特赦罪臣李青元撇去罪罚,脱离罪籍,即日便可回至京城,望其再为人族气节,奋战终身。

钦此。”

说罢,公公将圣旨收其来,重新放入盒中,缓缓迈步,走到李青元跟前,将手中的木盒放在李青元手中,轻声开口道:

“李郎啊,陛下还有一份口令,是专门交给你的,别人都不能听的。”

李青元一愣,不曾想到,皇帝还会专门给自己留一份口令。

不等李青元有所反应,那个太监就贴到李青元耳边,开口道:

“此劫将逝,便是新生。前尘已去,后世可往,望君吾日三省,再造乾坤。”

说到这,公公忽然一笑,退后一步,半弯腰间,将脸与李青元平行。

“李郎,你的新生,不是斩妖除魔换来的,也不是陛下宅心仁厚赏赐的,而是我人族千年不折的脊梁挺起来的,无论日后风雨险阻,都望君为人族鞠躬尽瘁,始终如一。”

李青元听后一笑,低头接过圣旨,大声喊道:

“臣李青元,谢过陛下!陛下圣恩,永世难忘。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叮~这一刻,星光泛滥,再一次在珠子中快速凝聚。

七日后,京城外,官道上。

由于接近国庆,此时京城内热闹非凡,外邦使臣络绎不绝。街上车水马龙,不少小摊贩子都聚在路边,吆五喝六,周围的过客无不意动。

一辆四驾马车驶过,身边还跟着不少穿甲披肩的兵卒,阵势庞大,车上插着一面印有张字的旌旗,随风飘动,看上去神武非凡,惹得周围过客频频侧目,眼中满是羡慕之意。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