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阅读本书

第11章 (1 / 2)

  陈老夫人一见到陈父就颤着身子,哑声痛哭:“我的儿阿......”

  陈父一甩衣衫下摆,双膝跪地,两泪纵横,先给陈老夫人磕了一个响头,“孩儿不孝,十八年来未成归京探望老母。”

  陈父一跪下,陈老夫人就去搀扶起他,两人在府邸门口上演一出母子情深的戏码。等陈老夫人和陈父两人情绪缓和下,大伯父这才上前拍了拍陈父,“阿弟,终于盼你归来了,阿娘和阿弟都一块进屋聊。”

  大伯母阮氏绕过大伯父来到宋氏跟前,熟稔挽过宋氏的手,她们仿佛一对多年未见的闺中好友,“一个月前我就命人收拾好屋子,就等着你们归来。厨房里还备着你爱吃的枣泥酥,不知道十八年过去了,还合不合你口味。”

  “阿娘最喜欢枣泥酥了,大伯母尽管放心。”陈知韵接上阮氏的话。

  阮氏温柔看向陈知韵,笑起来杏眼微眯,“这便是灿灿吧,长得真国色天香。”

  陈知韵向阮氏行礼,“大伯母才是国色天香美人,灿灿一眼在人群中就瞧见了大伯母。”

  一句话就将阮氏逗笑了,直说她嘴甜。一群人洒了艾草水,跨过火盆进了府邸。

  一路上陈知韵都在打量陈府,她日后要住的地方。这是一个五进的院子,府邸挺大,院内装饰和物件都不便宜。陈氏一族起家是靠武起家的,论财力应该过不上如此富饶的生活。

  陈知韵的祖父起初只是一名士兵小卒,陈老夫人是一个六品小门户的庶女。先皇刚接皇位的时候,时势比较动荡,陈老爷子随着先皇西征,后战死沙场。陈家真正起家是靠大伯父陈弘博,他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从一品的位置。

  娶妻阮氏,礼部侍郎之女。阮氏先后生下一女一儿,府中称大小姐、三公子。其女已经出嫁。

  二伯父陈翰海,既不似大伯父从武职也不似阿爹走文官的路子,在家经营铺子。当年陈老爷子跟随先皇西征,大儿子跟随,二儿子在家中侍奉老母,三儿子专心读书。这照顾全家的职责就落在二伯父身上了,虽说二伯父无功名利禄,但陈府能有今日,二伯父有相当大的功劳。

  二伯父娶妻郑氏,陈老夫人娘家侄女,生有两子,府中称二公子和五公子。

  陈知韵早已知晓府上的人员构成,阿爹是祖父第三子,阿娘生有一子一女,阿兄排行老四,她排行老六,烂烂排行老七。按理说大伯父虽然也是从一品大员,但是也买不起这么一个五进的大院子。

  能买的起这个大院子的原因,是因为钱姨娘。陈氏一族是没有纳妾的规矩,陈老夫人虽然是小门小户出身,对纳妾之事是下了家训的。她怕子孙沉迷情.事而搭上一辈子,因此陈氏有家训,男子三十无子方能纳妾。有子四十以后方能纳妾,且需主母同意。

  钱氏进门后给陈家赚了不少钱,虽然她们一家子远在苏州,却在京城也有不少属于自己的产业。陈府自己本身就有银子铺子收益,再加上阿爹每年都会派人给祖母送银子送各种江南有的稀罕玩意上京。因此,陈府并不穷。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