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宋广告商 >第171章 功成返乡(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71章 功成返乡(1 / 2)

  但他毕竟是个南巡的“外人”,此次职责仅在推广活字。罗提举憋闷多时,终究说不出什么更重的话来。

  福州百姓愤怒过后,又犯起了愁:倘若不是瘴鬼,这难熬的夏日病又该如何医治呢?

  就在他们茫茫然犯嘀咕的时候,福州城中几家医馆,悄无声息地将门头修葺一新,并在门前支起大大的告示,声称可治夏日病,并将相同的内容印在纸张上,派遣乡中游手四处分发。

  朝廷早下发过《太平圣惠方》到各州郡,可谁知道连福州官长都笃信巫术,将其视作无物。

  当地医馆苟延残喘,甚至有医士行医多年,但大字不识一个,学医仅靠口耳相传。这珍贵的医书便束之高阁,根本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

  罗月止孤身一人,改不得一州的吏治,只能自掏腰包扶持了几家医馆,并将他从东京带来的药方子一字一句传授给当地医者。

  这药方,还是赵宗楠怕成药筹备不足,为了让罗月止沿途抓药祛暑而预备的,特意改良了方中的几味药材,让他在南方也能轻易买到。如今交给福州正正合适。

  而之前罗月止说动东瀛商人出面作证,更是付出了一番动作。

  如今虽不再有巫师购买硫磺,但罗月止交给医馆一种制造硫磺皂的法子,说可以驱虫解痒,而且造价便宜,州中百姓攒攒钱皆能用得起,既可以清洗身体,又可以防治疫病。

  这之后,福州绝不会缺少硫磺销路。东瀛商人这才答应出面公开账册,并花大价钱将硫磺皂的配方从罗月止手中买来了一份,说要带回东瀛去。岛国夏季虫蚁尤甚,这皂子想必大有赚头!

  罗月止收了钱帛,转身又投进福州的产业当中。

  福州当地的活字已然做成了全套,但印制出来的报刊却大都适合外销,福州本地鲜有人看。

  究其根本,便是教育不足,难以展开生面。当地百姓少有读书,识字不成体系,就算居住在州城之中,也有近六成不通文墨、不识句读。

  一张报纸吭哧吭哧读上十日,都不一定读得完。

  罗月止便起了投资之心,于两浙路邻近的几座城池中召集来一批落魄的读书人,于福州当地买了座便宜的小宅子,门头匾额上书“百姓书院”四个大字,专门叫他们接收百姓开蒙。

  也不用教得多深,看得懂字即可。

  如何断句,如何快速明白句子的意思,提高阅读效率,罗月止另有办法。

  ——他在当地报纸中,开创性地加入了标点符号。

  罗月止本身在今世读了十几年的书,从回忆来看,只有开蒙老师会在经书中以朱砂标出断句,辅助七八岁的小孩子来阅读。其标点各凭习惯,并无统一规范。

  读书人长大之后,则习惯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断句子长短,熟能生巧,读来并不艰难。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