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藩乱 >第7章 军营絮絮念(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7章 军营絮絮念(1 / 2)

吴世璠话说得好听,说是锻炼,其实哪有,就是闷了出来玩。

但也没白玩,来校场附近这么多天,也发现了一些情况:

军中操练,其实才三天一操、五天一练。

而仅是这样,吴藩士卒已经算是精兵了?!

其余时间未排到轮值的士卒,或者是巡街,或者到上级将官们的庄园里做农活,有时候也会有将官安排他们去帮一些大官建房子,搬木料。

反正,不让他们闲下来。

说是士卒不能闲下来,闲下来就会闹事。

吴世璠觉得的这些将军们的做法很没道理。

为什么不能让士卒们休息一下呢,他们当农民的时候无法休息,现在当兵了,在军营不用操练时候,也不能休息。

圣人不是说过:“定能生慧”吗。

士卒们不休息好,不安静、安定下来,怎么能更好地训练作战,或者思考出更好地战斗方式呢?

吴世璠愤愤不平,这让自小接受儒家“温良恭俭让”的吴少爷觉得很不妥,要改变将军们的这种做法,要对士卒们施以仁义。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嘛。

这些将军不懂仁爱之行啊,我祖父所兴乃是王师,以讨东虏之不义。这些将军对自己都不仁义,怎么振发讨虏兴明之义举呢?

……

直到后来,吴少爷经历多了才知道:原来将军们的做法是对的,自己当年还是太年轻,太天真。此为后话。

在军营里,吴世璠遇到过从清军那边投靠过来士兵们,听他们说了很多清军绿营兵那边的事情。

非战时的绿营兵称为“守兵”。

守兵们的主业是理发、做买卖、木匠、修脚、走街串巷、开茶馆等等,因为守兵工资太低,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养活一家老小了。

顺治四年,清廷定下绿营兵军饷:

有马战兵,每名按月给银二两。

无马战兵,每名按月给银一两五钱。

守兵,每名按月给银一两。

除了银两外,每名士兵还给米三斗。

此为清廷关于绿营兵粮饷的定制。

顺治十六年,户部侍郎林起龙曾奏疏称:

“除扣克外,一月之中用蔬菜所需,冬夏衣服所需,整修器械鞍辔所需,一人之身仅德存活,若有妻子父母,则艰难甚矣。”

何为“扣克”?扣克就是国家从你饷银中扣一份钱出来买装备。

如“朋扣银”,是养马经费,从官兵的饷银中扣除一部分储存营中,用于购买马匹;副将以下,把总以上,每月扣二钱,马兵扣一钱,步兵扣五分,守兵扣三分。购马剩余款项,年终报兵部核明后,送户部充饷。

如“小建银”,用于抵充有闰月年份的军饷。

因农历里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于是平时从官兵饷银中扣除一部分,到闰月时再发还给官兵。

如此,即使一年十三个月,朝廷也只需支付十二个月的饷银。

扣去这一部分“扣克”,马兵实得银1.833两,步兵实得银1.4两,守兵实得银0.937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