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藩乱 >第48章 甘薯48(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48章 甘薯48(1 / 2)

如果不是走出王府高墙、走进乡间,不是误闯山林的话,出身显贵的吴家少爷根本不知道,原来世间还有一种叫做“甘薯”的庄稼。

“老人家,按您的意思,这种叫“甘薯”的庄稼,产量比稻谷高很多咯?”

吴世璠按耐着激动的心情,尽量用自己平复的语气,向丁老汉请教。

“嗯啊,高蛮多的,屋子里招待您的那东西就是,好吃不?”老汉满是期待的问道。

“挺不错啊,带有微微的甜香味。”

吴世璠如实回答。

丁老汉很开心,有人夸他的东西好吃,那就是对他最大认可。

“方少爷,这庄稼好种,一年能收两茬咧。”

“一亩地一茬的话,少说也有五担收成,时节好的时候,六、七担也不成问题。”

丁老汉一边吴世璠介绍道,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身后的寨子。

吴世璠却听得迷迷糊糊的。

一亩收五担,那就是多少?

这个数字,对向来不愁吃喝、不事生产的吴少爷而言,没有任何概念。

但是,等听老汉说到,正常稻米的收成,一亩地只有一两担时,少爷的眼睛瞪圆了。

吴少爷哆哆嗦嗦的,两只手往身上摸了摸,此刻的他忽然很想掏出他爷爷的老烟枪,狠狠地吸上几口。

待深呼吸几口气,心情平复下来后,吴少爷又问。

那既然这庄稼这么高产,那为何还要种稻米,全种成甘薯不就成了?

老汉一脸看神经病的表情,看着这位富贵少爷。

随后又耐心解释,只吃这甘薯,不是不可,但气力不足,而且肚子容易胀气,最多整个人吊着口气活着。然后指了指自己说道:

“家里粮食不够,稻米长力气,大多给娃娃吃了。老汉这么瘦,就是吃这甘薯的,而且吃这玩意,拉的比吃得还多。

若是敞开了吃,那肯定是要吃香稻米。”

吴世璠闻言,顿觉明了,连连点头,又追着说道:

“老人家,您有这东西那好啊,种这个去城了换了稻米或者换成银两,不就成了嘛”

丁老汉听吴世璠说出这么幼稚的话,莞尔一笑。

“方少爷,这甘薯,咱们乡下人家都有种,不值钱,人家才不换咧。”

原来,自从万历年间张居正变法以来,大明乃至到大清时期,实行的就是“一条鞭法”。

也就是每年田里收成的粮食,由农民担去城里卖成银钱,再拿银钱去缴纳田亩赋税。

以及原本农民担负的徭役,折色成银钱缴纳官府后,也可以不用去服役。

朝廷再通过收起来的银钱,去购买需要的物资和雇佣担徭的民夫。

那么农民每年得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把粮食卖出去,而能卖出钱的粮食,基本就是五谷,也是主粮。

当然,不是绝对,也有一些地方有收实物的。当地胥吏还通过各种手段,侵蚀民粮,加重农民负担,例如“淋尖踢斛”之类的小手段。

但无论朝廷收取的赋税,是实物还是钱银,像甘薯这样的农作物,朝廷是不收的。

因此,正常的农户,地里都是需要种植五谷。无他,就为了能卖出粮后,缴纳朝廷赋税。

“而且,甘薯这种东西,并不是大多数农户都敢种植的。”

丁老汉说到这里,颇有些洋洋得意,似乎对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颇感回味。

“老汉我是年轻时候走南闯北,见识得多了,才知道这玩意产量够大,也才有弄来种呢。”

“丁老,这又是为何?”

吴世璠有点转不过弯来。

容易种植、产量多的庄稼,还有农户不敢种的?莫非官府还会不肯么?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