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农民崛起 >第六章牲口般的生活(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六章牲口般的生活(1 / 2)

八月十五这天村里杀了一头猪,宰了八十七只鸡,八十七只鸭,八十七只鹅,猪肉大家平分,因为是族长,李书通多分了个猪头,猪腿族老们分了。

为啥是八十七只呢,因为这个村就八十七户人家,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个宗族的。虽然分家了,但是族产没有全部分开。

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吃一顿好的,鸡鸭鹅,猪肉还有月饼里,能不好嘛?为啥不一起吃都分家了,还吃个得儿吃?

倒是狗剩哥(李传宗)过来一起吃了,他家就剩下他一个了。

王旭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李传宗和李书通他俩可是同病相连啊,老娘都是月子没做好,就下地干活,没几年就得病死了!!!

“也是,就这么干驴都受不了!!!”王旭心里想着。

俩大老爷们一人一海碗白酒,吃着肉,吹着牛逼,商量着明年走口去能不能给自己老爹报个仇,商量了半天也没个所以然,喝的醉醉醺醺的上炕就睡。

王旭呢,也没强到哪里去,没办法,累坏了!!!吃饱就上炕睡觉了,哎~啥也不想,就想睡觉。

第二天开始敲核桃,一连敲了两天,敲出来的核桃放麦场凉着,等晒干。王旭手都黑了……没半个月估计是别想回到原来的颜色。别怀疑,敲核桃都这样。

菜地也该除草,捉虫,浇水施肥了。干吧,别的活能干,浇水干不了,王旭由于岁数小,干不动。

李叔通和李传宗他俩和伙舀水,北方农村好些地方由于地势有落差,都是两个人一起用一种叫做水斗(戽斗)的工具合力舀水浇地。

后世也还在应用,王旭前世家还有一个呢,不过换成铁皮做的了。自从15年以后农村灌溉技术普及就没在用过,都是抽水浇地了,省不少人力,还是后世农民比现在轻松一些啊,毕竟多少还是有一些现代化机械的。

浇完这一次还要浇两次,要不菜长不好。忙活两天,干完该下一项了。该干啥了?这会好像没有啥活了,地里的高粱已经抽穗儿了,还得等半个月才能收,还能酿高粱酒呢。

山上的大枣红了,又该打枣了,我尼玛王旭上辈子有的这可是一点也不少,啥啥都得干,没完没了,偶尔也会想,怪不得古时候人们都活不了大岁数,感情是累死的!!

一连打了五天,可累的够够的了!!老规矩一家二十斤,剩下的准备酿酒!!!

阜平特色枣杠子,王旭前世也中意这一口,把枣扔到挖好的大坑里,盖上用芦苇编好的席子,等着发酵。

去贩牲口可就指着这玩意了,啥都能少唯独这玩意不能少,草原冷啊,没酒,那帮蒙古人可就没法活了。

接下来还有啥活?不要以为没有活了,想多了都,地里还有一些芝麻呢!!!这个好干,也没多少,大家一起搞一天就收完了,拉到麦场脱粒,一天也搞定!!

还有啥?割草,冬天快来了,得给牲口备足过冬的口粮,好在也不那么累了。转眼就九月了,这个时代可不太友好,比后世冷多了!!!

眼看冬天就要来临,也该准备冬衣了,王旭没有,贴心的李书通大叔已经吩咐隔壁李老歪家婆媳李刘氏给王旭做好了,最近王旭个头好像长了一些,一米一那样了。

该收高粱了,又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哐哐就是干。

一家一家的收,男人割高粱,女人脱粒,小孩后边跟着帮忙,十天总算干完了,结束了吗?

想多了,留下七岁以下的孩子在麦场看着鸟,不让鸟吃高粱,剩下的人接着下地!!

大人犁地,小孩往外背高粱茬子。把农家肥一撒,种冬小麦,想闲着没门!!!七八天才忙活完,九月下旬了都,时间过得真快!!!

还有吗?有呢!!该敲核桃了!!!噶几儿噶几儿敲了一个礼拜,收工。

不是敲好了吗?那只是去了青皮,这回去壳。敲他干嘛?榨油啊,核桃油可好吃了,这玩意出油率可比花生出油率高多了!可以是核桃油,也可以是核桃花生油。

根据王旭多年的务农经验……你踏马才八岁上哪里多年啊?那不有上辈子嘛,三十岁了,能不多年嘛?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