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关明月 >第四十章.端倪42(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四十章.端倪42(1 / 2)

俺答再次领兵来袭令大同城门禁闭了数日,何心隐与王奉南下的行程又被耽搁了。这日闲着无事,二人上街打探城外的形势,却见街上许多百姓都往城门方向奔去,他们也就随着人流跟了过去。

城门口处,许多人正驻足仰头观看,原来城墙壁上,一溜贴着数十张告示,上面有猩红朱笔打的勾,是勾决人犯的告示。二人近前一看,原来是前番参与弥勒教谋逆案的一干教众门徒的。谋逆案不同于寻常刑案,一待审定上报朝廷后,不日便会有圣旨下来,明律规定,谋逆案的案犯勾决决不待时,不必拖到秋后处斩,而应立即执行。

包括何心隐和王奉参与缉拿的门四在内,还有名为和川奉国将军府的管家,实则是弥勒教徒的张淮,以及卫奉、李钦等,全部被判枭首弃市示边。至于朱充灼等一干皇亲宗室,他们被械送京师受审,嘉靖皇帝下旨命司礼监、五军都督府、宗室驸马、六部九卿、科道言官、锦衣卫多方会审,为保全皇家宗室颜面,对他们的处置是不公开的。但何心隐已经从詹荣等人那里获知了此案最终处置结果,当今天子嘉靖虽然对这些谋逆者恨之入骨,但还是秉承了洪武皇帝在《皇明祖训》中交代的那样,对待皇族宗室,要维护宽仁,皇族犯法,能不杀则不杀的原则。但是谋逆大罪无可饶恕,所以只能降低处罚手段,主犯朱充灼、朱俊桐、朱俊桭等八人俱令自尽,焚弃其尸,而那两位埋头钻研奇技淫巧的朱俊弃、朱俊掖,虽未参与谋逆,但亲手制作神机箭送与朱充灼焚烧草场,故判褫夺爵位,发配凤阳高墙,囚禁终身。至此,此案才算了结。

看完告示,何心隐又找着守城的把总,问可有开关的消息。

把总一笑;“你还问得巧了,我们千总接到命令说,俺答扎营不前,意图不明,但为了百姓生计,巡抚和行都司衙门今日特许午后可开城门半日,如你们要出城,就得赶这一拨动身了。”

何心隐一听,拱手称谢,连忙带着王奉回客栈收拾行李,准备午后动身离城南归。

午后二人早早地牵着马来到西城外等候城门开放,到了以后就发现城门处已有许多人正在等候,城门的兵士正在查验路引。出城的人群有原本就居住在城外附近的百姓,俺答突然来袭,慌乱中来不及收拾家中财物,就举家逃进大同城的,也有滞留的商队,做生意的小贩,也有担心大同城破想出城投亲躲避战乱的各色人等,人畜混杂,喧嚣吵闹。

二人站在人群之中,排队等候,少年心性不定,东张西望,四下瞧着热闹,倏然间,他神色一滞,目不转睛地盯着一队车驾,车驾有两辆大车,车子用茅草兽皮破布覆于其上,不知所装何物。旁边两个为首之人身披大氅,兜帽覆于脑后,目光逡巡。身边几个身穿黑色劲装的汉子,黑巾扎头,腰胯单刀,好似护院保镖。

王奉又瞧了几眼回首拉了拉何心隐的袍袖,低声道:“师叔!”何心隐低头问道:“何事?”“那几人有些蹊跷。”

何心隐顺着他的目光瞧去,看了一会,却未瞧出什么端倪,他低声问道:“有何不妥?”

王奉道:“前时仇鸾入城那日,我瞧见那为首二人一直随行在他的左右,进了总兵府。”

“哦!可曾识错?”“不会,就算识错一人,也不会两人都识错。”王奉笃定地道。

“可是别人要是出城办私事,这般穿着也无问题。”

“师叔,那车驾上所载之物甚是沉重,你看那车辙痕迹。”

何心隐再往两辆马车的车轮看去,果然,地上的车辙痕迹明显,说明车上装载的货物十分沉重。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