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通俗趣说前汉演义 >第七十四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 先败后成贰师得马73(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十四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 先败后成贰师得马73(1 / 2)

话说在辽东边境之外,有个古朝鲜国,坐落在黄海东北边儿上。这国家最早是周朝时分封给殷商后裔箕子的,传了四十一世,后来被燕人卫满赶跑当时的朝鲜王箕准,自己登基为王,在王险城建都,接着又扩张领土,吞并附近小国,势力逐渐壮大。传到孙子右渠这一代时,他勾结汉朝叛徒,阻挠汉使,于是汉武帝特意派了个朝廷官员涉何去责问右渠,结果人家压根儿不听他的,只派了个副手把涉何送回。涉何一回到汉境,过了浿水,便趁机袭击并杀了那个朝鲜副手,还谎报说是朝鲜不服管教,斩将立功。武帝没搞清楚真相,就糊里糊涂地让涉何当上了辽东东部都尉,涉何开心得不得了,领命赴任。哪知朝鲜那边为了报复,派兵攻入辽东,把涉何干掉了。这消息一传到长安,武帝气得不行,索性把全国的死囚犯全召集起来,充当士兵,派遣楼船将军杨仆和左将军荀彘,各率兵马浩浩荡荡向东进发,前去攻打朝鲜。

朝鲜王右渠一听汉军大举来犯,赶紧调集兵马,严防死守。杨仆从齐地出发,渡过渤海直奔朝鲜境内,先头部队七千多人乘船快速前进,直接杀到了王险城下。谁知右渠只防备陆路进攻,没想到汉军会从水路杀来,当下惊慌失措。幸亏城里早有准备,才得以登城抵抗。经过一番探查,发现汉军人数并不多,右渠这才鼓足勇气带兵出战,两军激战许久,毕竟朝鲜兵力处于劣势,最终汉军败退。杨仆落荒而逃躲进了山里,十几天后才敢出来收拢残兵,等待荀彘前来汇合。另一边,荀彘率军抵达浿水,过了西岸与朝鲜军队正面交锋,打了几仗也没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时,京城收到战报,武帝得知两位将军未获战果,便又派了个使者卫山去劝降右渠,晓以利害。右渠担心硬拼下去难以持久,于是叩头表示愿意投降,并安排太子随同卫山前往汉朝谢罪,同时还献出了五千匹马以及上万随行人员。

卫山见朝鲜军力强大,怕其中有诈,先去找荀彘商量对策,然后再告知朝鲜太子不能带兵一同前往。太子也怕汉军设伏,于是带着队伍折返回去。卫山不敢再去朝鲜,只好回去向武帝复命。武帝了解情况后,认为卫山过于谨慎导致任务失败,下令将其处斩,同时再次派人催促杨仆、荀彘加紧进攻。就这样,卫山因为太过小心反而丢了性命。荀彘接到命令,立刻全力进攻,连破几道防线,直逼王险城西北角。杨仆则在后方慢慢集结剩余部队来到城南。荀彘部下的士兵多是燕赵之地的勇士,骁勇善战;杨仆这边的士兵多数来自齐地,听说前面的部队吃了败仗,士气低落,因此都不敢再轻易出战。荀彘每天都在拼命攻城,杨仆却按兵不动,还和朝鲜方面暗通款曲,想要学李广利那样混日子。这样一来,两个将军之间产生了嫌隙,这些事很快就被武帝知道了。武帝立即派出前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前线观战,允许他随机应变处理事务。公孙遂到了荀彘军营,荀彘自然把责任推给了杨仆,两人商量好一个秘密计划,然后邀请杨仆过来议事。杨仆因接到诏使召唤,不得不赴约,一见到公孙遂,竟被公孙遂指挥荀彘的军队将其拿下,并传达命令让杨仆的部众归荀彘节制。公孙遂算是完成了任务,匆匆忙忙回去复命。荀彘合并了两军,对王险城形成了包围之势,四面猛攻。城内危急万分,朝鲜的大臣路人韩阴和尼溪相参将军王吷等人密谋投降汉朝。可偏偏右渠坚决不同意。最后,路人韩阴和王吷开城门投降了汉军,尼溪相参甚至组织党羽刺杀了右渠,提着他的首级投靠了汉军。荀彘率军进入王险城,不料城门又被关闭,朝鲜将军成己据城顽抗。荀彘让人告诉守军,如果再反抗,就会遭到屠杀,吓得守军纷纷投降,朝鲜就此平定。捷报传回朝廷,武帝下令将朝鲜地盘分为乐浪、临屯、玄菟、真蕃四个郡。随后他召荀彘班师回朝,并命人将杨仆关进囚车押解回长安。荀彘一路得意洋洋,以为凯旋归来必得重赏,没想到刚进城门就得知公孙遂已被诛杀的消息,顿时喜转忧愁。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入宫面圣。武帝没有细问战况,直接指责他和公孙遂一样犯了擅自拘禁大臣的罪,下令剥夺官职,推出午门斩首。至于杨仆延误军机,原本也应该处死,但考虑到他曾平定南越有功,所以特许赎罪,贬为庶人。平心而论,杨仆的罪过其实比荀彘更大,一人被罚做平民,一人被杀头,这判罚好像有点颠倒了。

话说与此同时,将军赵破奴和副将王恢等人也领兵向西进发,去讨伐楼兰和车师这两个西域小国。这两个国家之前受匈奴挑唆,阻碍了汉朝使者向西行进。武帝因此下令派两员将领出征教训他们。赵破奴使了个计策,表面上扬言要攻打车师,实际上却带着七百名轻骑悄无声息地突袭楼兰,成功抓到了楼兰国王。随后再转攻车师,车师听说楼兰已败,吓得不战而溃,赵破奴率军直捣黄龙,最终两国纷纷认罪求饶,并表示愿意归顺汉朝。赵破奴便请求武帝定夺,武帝封他为浞野侯,王恢为浩侯,让他们暂时驻守当地,以威慑乌孙、大宛等其他周边国家。

早前乌孙曾派使者带着马匹随中郎将张骞来到汉朝(详情见第71回),后来使者回国报告说汉朝实力强大,乌孙王昆莫懊悔当初没有听从张骞的建议。再加上听说汉军连破楼兰、车师两国,生怕战火波及自身,于是急忙派遣使者到汉朝示好,表明愿意遵守旧约。武帝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但同时要求乌孙提供聘礼。乌孙使者回去后,马上送来一千匹马作为聘礼。武帝决定让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嫁给乌孙王昆莫,赐封她为公主。这位江都公主的父亲刘建是武帝的兄长刘非的儿子,刘非去世后由刘建继承王位,但他荒淫无道,做出许多乱伦禽兽不如的事情,甚至私刻皇帝玺印,仿造皇家仪仗,僭越犯上。最后有人告发,武帝派人查办,刘建惊恐之下自尽身亡,家族被废除,子女也被收入宫中。这次便让这位江都公主远嫁乌孙,昆莫立她为右夫人。然而,匈奴也想拉拢乌孙,送了一位女子给昆莫,昆莫一并接纳,立为左夫人。无奈昆莫年事已高,面对两位年轻貌美的夫人左右相伴,实在力不从心,只好独自住在帐篷外,不敢轻易进入寝帐。江都公主远嫁异域,不仅丈夫年老,且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只能自己搭个小屋独居。极度思乡之苦让她常常悲歌抒怀,歌词里有这样一句:“我被我家嫁到天边,远托异国成了乌孙王的妻子。圆顶帐篷做我的家,毛毡围起我的墙,肉食酪浆是我日常饮食。常常思念故土,心中满是悲伤,真希望能化作黄鹄飞回家乡!”这首歌因为提到了“黄鹄”,所以被称为《黄鹄歌》。歌词传到长安后,武帝颇为同情,多次派人慰问,并赠送各种精美帷帐物品。昆莫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提出让江都公主改嫁他的孙子岑陬。岑陬自然乐意与公主成婚,但公主自觉尴尬,不愿下嫁,于是写信给武帝请求召回。然而武帝为了与乌孙结盟共抗匈奴,回复劝她入乡随俗。公主无可奈何,只能改嫁给了岑陬,一天之内身份从继祖母变成了长孙媳,这在历史上堪称罕见奇闻。虽然地位降低,但她毕竟从一位老人身边换到了一个年轻人身边,还算有些安慰。昆莫去世后,岑陬继承王位,改称昆弥,并一直与汉朝保持友好往来。

话说武帝又开始外出巡游,这次来到了东岳泰山,在高里这个地方举行禅祭,并祭祀了后土神,还特意跑到渤海边遥望蓬莱仙山。他又派了一些方士去海中寻找神仙,结果还是杳无音信,只好悻悻返回长安。谁知刚回长安不久,柏梁台上突然冒出熊熊火光,不知怎么搞的,一场大火把台子烧得一干二净,仿佛是请来了一位祝融大神亲自“捧场”。武帝看着被烧毁的柏梁台,心中又是惊恐又是惋惜。这时候有个越地来的方士勇之跑来说,在他们越地有个风俗,一旦发生火灾,必须赶紧重建,而且要比原来的更高更大,这样才能镇住灾祸。武帝一听觉得有道理,立刻下令重建一座更为宏大的宫殿。这新宫殿建在未央宫西边,规模空前,内含千门万户,东面有凤阙,西面有虎圈,北面挖了太液池,还有渐台、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各种富有神话色彩的建筑名称,全都是想象中的仙境模样,南面则设有玉堂、璧门、神明台、井干楼等,并且还搭建飞阁跨过城墙,直达未央宫,真是极尽奢华富丽、气势宏大。然而这座豪华宫殿建成后,期盼的神仙依然没有降临,武帝却借此机会挑选了许多良家女子充入后宫,据说掖庭记录在册的女子总数多达一万八千人,其中有少数有幸得到武帝召幸,或成为容华、侍衣之类的妃嫔,总算位列后宫,领上了俸禄。但你要说这么好色的武帝能因此延年益寿,那就有点儿玄乎了。

当时已经是元封七年,按照惯例,每隔六年就要改一次年号。这时,大中大夫公孙卿联合同僚壶遂和太史令司马迁等人上奏,说历法已经混乱不堪,应该修改正朔,御史大夫倪宽主张采用夏朝的历法,于是废除了沿用秦朝的正朔,将每年的岁首改为正月,并将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诏令公孙卿等人编造太初历。其实阴历采用夏正,武帝这一做法倒也合乎时宜。从此以后,崇尚黄色,以五为吉数,并对官名进行了调整,修订音律,为此又耗费了不少精力和手续才完成改革。

就在这时候,从西方回来的使者报告了一个消息:大宛国贰师城有一匹举世闻名的好马,但这马主人就是不肯拿出来给外人看。武帝早有耳闻大宛宝马的威名,特地命人铸成一匹金马,并附加千金,让壮士车令等人带着前往大宛,希望能换取那匹宝马。可是大宛国王就是不同意交换,车令等人再三恳求也不行,最后车令气得不行,不仅痛骂了大宛国王,还将金马砸碎,带着碎片悻悻而归。不料他们在经过郁成的时候,遇到了一千多蛮夷士兵阻拦,结果车令等人在冲突中战死,所携带的金银财宝也被抢走。武帝得知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决定派兵出征讨伐。本来汉朝的大将以卫青和霍去病最为出色,但霍去病早已去世(前面已提到),而卫青也在病逝后被赐予“烈”这一美谥,他的儿子卫伉等人虽然继承了爵位,但都不是能担重任的将领。于是武帝特别选中了一位名叫李广利的皇亲贵戚,任命他为贰师将军,准备带兵远征大宛国。

王夫人仙逝后,汉武帝身边的妃嫔虽多,却再没谁能比得上她的魅力。这时,中山国来了一位叫李延年的乐师,他精于音律,成功吸引了武帝的注意。这位老哥还有个妹妹,不仅会唱会跳,还长得跟花儿似的,轻盈美丽。平阳公主慧眼识美,特意将她推荐给了武帝。武帝一瞅,立马被迷住,两人迅速升温,上演阳台上的爱情故事,一番云雨之后,孕育出一个娃儿,取名髆,后来封为了昌邑王。李延年也因此沾光,当上了协律都尉,妹妹也加封为李夫人,备受宠爱,几乎和王夫人不分伯仲。

可是呢,这李夫人的寿命跟王夫人一样短暂,儿子还没长大成人,她就病重不起。武帝请遍天下名医也没辙,眼看美人日渐消瘦,快要不行了。武帝心急如焚,想见最后一面,可李夫人却躲在被窝里不肯露脸,只说生病憔悴,怕破坏在皇上心中的美好形象。武帝坚持要看,掀开被子,她却把脸转向床内,坚决不让看。等武帝离开后,其他姐妹们进宫探望,责备她不应该这样对待皇帝,李夫人叹了口气,说:“女人靠美貌吸引人,一旦容颜不再,爱也会减少。现在我病得不成样子,要是让皇上看见,只会惹他嫌弃,哪还会记得关照我的兄弟姐妹们?”虽然这话有点道理,但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种工具终究是女子地位低下的表现。大家听了才恍然大悟。不久,李夫人香消玉殒,武帝悲痛欲绝,以皇后之礼厚葬,并在甘泉宫绘制了她的画像纪念。日思夜想,梦中还能见到李夫人赠给他蘅芜香草,醒来时仿佛还有香气残留,于是他就把卧室命名为“遗芳梦室”。

话说回来,李夫人有两个哥哥,除了李延年,还有个叫李广利的,这家伙骑射功夫一流,在皇宫里混得也是风生水起。武帝总不能无缘无故给他升官,正好赶上大宛国不听话,武帝趁机任命李广利为将军,号称“贰师”,意思是让他去贰师城牵回宝马,这才有了这个称号。武帝给他配备了六千属国骑兵和数万郡县里的刺头青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还找了个向导——浩侯王恢,一路从玉门关出发,经过盐泽(今罗布泊一带),这一路上都是沙漠戈壁,粮食水源极度缺乏,沿途的小国也都紧闭大门,不愿提供食物。汉军饿得前胸贴后背,不少人活活饿死渴死,好不容易到了郁成,兵力已经不足数千,随身携带的干粮也消耗殆尽。无奈之下,李广利决定冒险先攻打郁成。郁成王之前杀了汉朝使者,早就在提防汉军报复,严阵以待,汉军虽拼死抵抗,但由于饥饿、孤立无援,无法取胜,反而损失惨重,伤亡过半。李广利估摸着撑不下去了,只能收兵撤退到敦煌,请求朝廷允许罢兵。原来,武帝曾听信姚定汉的话,认为三千人就能搞定大宛,所以才派李广利轻松取得战功,然后好给他封爵。结果李广利损兵折将,灰溜溜地要求停战,这让武帝大失所望,气得直跳脚,派人封锁了玉门关,放出狠话:只要李广利军队里有一个人敢入关,立斩不赦!

收到这个消息,李广利只好乖乖留在敦煌,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汉武帝正琢磨着要增派兵力攻打大宛国,偏偏这时冒出个匈奴的密使,声称是匈奴左大都尉派来的,说愿意杀了他们现任的小单于(儿单于),并打算举国投降汉朝,请求汉廷出兵配合。武帝了解情况后,自然喜不自禁。原来,自从匈奴前任单于乌维跑到漠北之后,就采纳了赵信的计策,表面上与汉朝和谈,暗地里却在积蓄军力。之前几次汉朝使者王乌、杨信前往匈奴沟通和约,但乌维单于反复无常,始终不肯真心臣服。武帝以为是使者分量不够,便派路充国带着二千石印绶去议和,结果这哥们还被匈奴给扣押了。这下武帝才明白匈奴有多狡猾,于是命令将军郭昌率兵加强边防。后来郭昌又被调去攻打昆明,虽然取得不少战果,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镇守,武帝就让浞野侯赵破奴代替他。

正当这个节骨眼上,乌维单于病逝,他的儿子詹师庐继位,因其年少,被称为儿单于。这位小单于性情残暴好杀,搞得匈奴国内人心惶惶。于是匈奴左大都尉瞅准机会,派遣密使到汉朝请求投降。武帝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先把密使送回去,接着命将军公孙敖带领工人们到塞外建造受降城,并同时任命赵破奴为浚稽将军,让他前往浚稽山迎接准备投降的匈奴左大都尉。

赵破奴带着两万兵马抵达浚稽山脚下,可左等右等不见对方来投,一打探才得知匈奴左大都尉因计划泄露被诛杀,于是决定率军南归。在撤退途中,他们遭到匈奴追兵的袭击,不过赵破奴成功反击,击退敌军并俘虏了几千名匈奴骑兵,自己这边也伤亡不少。赢了一仗后,他以为匈奴不会再追击,便放心大胆地往南走,离受降城只有四百多里的时候,因为天色已晚,就随意安营扎寨,打算次日再行。没想到刚扎好营,远处尘土飞扬,数不尽的匈奴骑兵从四面八方涌来。赵破奴来不及转移军队,只能固守营地,结果发现匈奴竟然出动了八万骑兵,将汉军营地团团围住,连水都没有地方取。赵破奴担心士兵们因缺水而乱了阵脚,便趁夜悄悄出去找水源,谁知离营不到一百步就被胡兵发现了,瞬间被围了个严实。只带了几十名随从的赵破奴哪能抵挡住如此大军?眨眼间就被抓了起来。大将被擒,全军震动,匈奴趁机猛攻,汉军阵营大乱,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迫投降。儿单于捡了这个大便宜,乘胜追击,继续攻打受降城。幸亏公孙敖早有防备,坚守城池,才没有让匈奴得逞。匈奴久攻不下,最后只好撤退。

汉武帝收到公孙敖的奏报,心情立刻从高兴变成了担忧。他琢磨着,连小小的大宛国都拿不下,还怎么去征服强大的匈奴呢?再说了,要是连大宛这小国都搞不定,西域其他国家不更会看轻咱们大汉吗?于是,武帝决定再次增派兵力攻打大宛,并且下令全国大赦,把各地那些爱惹事的、逃跑的、上门女婿、商人、以前登记过的市场户口、父母或祖父母有市场户口的七类人统统征发当兵,再加上边境骑兵,共集结了六万骑兵和七万步兵,装备充足,粮食兵器一应俱全,全都交给贰师将军李广利指挥。另外,他还调遣了一批罪犯负责运输粮草。这次的重点就是:攻下大宛后,一定要牵回那里的宝马!(怎么感觉人命不如马重要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