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玄幻奇幻 > 如果我来执导拍摄封神宇宙 >封神演义:人物篇——《姬昌:归国》(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封神演义:人物篇——《姬昌:归国》(1 / 2)

前情提要:

纣王害怕四大镇诸侯引发叛乱,招他们进京后杀害,姬昌得到武成王黄飞虎与亚相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七人一同求情,被赦免死罪,又因说了成汤气数将尽,而被关在羑里。

正片开始:

一群朝歌的百姓,他们因为纣王建造鹿台而被迫参与劳动。纣王的奸臣崇侯虎监督工程,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使得数万人夫累死,尸体堆积在鹿台下。这些百姓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于是逃出五关。

众民等待天明,终于来到了西岐地界。他们经过金鸡岭、首阳山、燕山和白柳树,最终抵达了西岐山。再走了七十里,他们来到了西岐城。众民进城后,惊叹于城内的繁华景象:人民丰衣足食,行人互相让路,老幼之间没有欺凌,市井之间充满了谦和之气。这真是尧天舜日般的美好风景。

众民们写下一份手本,投递给了上大夫府。散宜生接过手本,第二天伯邑考传命说:“朝歌逃民因为纣王失政而来到我们的土地,那些没有妻子的人可以给他们银子让他们娶妻。另外,再给他们一些银子,让他们能够租到安全的地方居住。鳏寡孤独者可以在三济仓登记造册,领取口粮。”散宜生接受了命令。

伯邑考接着说:“父王被囚禁在羑里已经七年了,我打算亲自前往朝歌,代替父亲赎罪。你们觉得怎么样?”散宜生奏道:“臣启公子:主公临别时说过,‘七年的厄运已经满了,灾难也足够了,自然会回到国家’。我们不能轻率行事,违背主公的遗言。如果公子内心不安,可以派一名士兵前去问安,这样也不会违背作为儿子的责任。何必亲自骑马冒险呢?”伯邑考叹息道:“父王遭受困难,七年来被囚禁在异乡,举目无亲。作为儿子,我怎么能忍心呢?所谓立国立家,只是虚设而已,对我们九十九个儿子来说有什么用!我自己带着祖辈留下的三件宝贝,前往朝歌进贡,以赎回父亲的罪过。”

他带着祖辈留下的三件宝贝前往朝歌进贡并试图赎罪的故事。这三件宝贝分别是:一柄名为“赤霄”的神剑,一件名为“紫电”的神甲,以及一颗名为“青虹”的神珠。这些宝物都是非常珍贵的,传说中具有神奇的力量。

伯邑考希望通过进贡这些宝物来赎回自己的罪过,并希望能够感动纣王,让他改变暴政,关心百姓的生活。然而,他的希望并没有实现,纣王并没有改变他的暴政行为,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对待百姓。

在朝歌,伯邑考献上三个宝物,但是妲己为了让西岐有反商的理由,残忍的把伯邑考剁成了肉酱,做成肉饼,拿去给姬昌吃。

妲己说:“我常听说姬昌被称为圣人,据说他能预知祸福,善于辨别阴阳。我听说圣人不会吃自己孩子的肉,现在将邑考的肉交给厨役用作食材,做成肉饼,赐给姬昌。如果姬昌真的吃了这个肉,那他就是一个虚名无实的人,他对祸福和阴阳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我们可以赦免他,以显示皇上的仁慈;如果他不吃,我们就应该立即杀死姬昌,以免留下后患。”

纣王说:“你的话正合我意。快命令厨役将邑考的肉做成饼,派官员押送到羑里,赐给姬昌。”

西伯侯被囚禁在羑里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相州汤阴县。他每天闭门思过,将伏羲八卦变为八八六十四卦,再重为三百八十四爻,内含阴阳变化之机,周天运行之妙,后来被称为“周易”。姬伯闲暇无事时,闷闷不乐地弹奏着瑶琴,突然琴中的大弦发出一声杀气腾腾的声音,西伯惊叫道:“这杀声预示着什么怪事?”他急忙停止弹琴,慌忙取出金钱占卜一课,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姬伯不禁流下了眼泪,他说:“我的儿子不听我的劝告,遭受了如此惨痛的祸事!今天如果不吃儿子的肉,就难以逃脱被杀的命运;但如果吃了儿子的肉,我又怎么能忍心呢?这让我心如刀绞,不敢哭泣。如果泄露了这个秘密,我自己也难保安全。”姬伯只得含着悲痛和泪水,不敢发出声音。

使命官到达后,传达了圣旨。姬伯身穿白衣接旨,口称:“犯臣死罪。”

姬昌接过圣旨,读完后,使命官将龙凤膳盒摆在右边。

使命官说:“主上见贤侯在羑里被囚禁已久,心生怜悯。昨天圣驾出猎,打到了一些鹿和獐子,做成肉饼,特赐给贤侯,所以有这个命令。”

姬昌跪在案前,揭开膳盒,说道:“圣上受鞍马之劳,反而赐给我犯臣鹿饼的享受,愿陛下万岁!”

谢恩完毕后,连续吃了三块肉饼,然后将盒子盖上。

使命官看到姬昌吃了儿子的肉,暗暗叹息道:“人们说姬伯能预知先天神数,善于辨别吉凶,今天见到儿子的肉却不知道,还吃得那么甘美,所谓的阴阳吉凶,都是虚言!”

再说姬昌明明知道是儿子的肉,却忍受着痛苦,不敢表露出悲伤之情,勉强振作精神对使命官说:“钦差大人,犯臣不能亲自感谢天恩,敢请大人代我向朝廷转达谢意,我就在这里谢恩了。”姬伯倒身下拜,“蒙受圣上的恩光,又普照到羑里。”

使命官回朝歌去了。

使命官回朝复命。纣王在摘星楼和妲己饮酒作乐。左右侍奉的官员启奏:“使命官等候旨意。”

纣王传旨:“宣他到殿廷回旨。”使命官奏道:“臣奉旨将肉饼送到羑里,姬昌谢恩时说:‘姬昌犯罪当死,蒙受圣恩赦免而得以再生,已经超出期望;现在皇上受鞍马之劳,犯臣却安逸地享受鹿饼的赏赐,圣恩浩荡,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跪在地上,揭开膳盒,连吃了三块肉饼,叩头谢恩。他还对臣说:‘犯臣姬昌不能面见天颜。’又拜了八拜,请求使命官转达给朝廷。现在臣回旨。”

纣王听了使命官的话,对妲己说:“姬昌一向有重名,善于推演先天之数,吉凶有准,祸福无误;现在看来他自己的儿子的肉都吃不出来,人说的话怎么能全信呢!朕念及姬昌被囚禁七年,想赦免他回国,爱妃觉得怎么样?”

妲己回道:“姬昌是否可以赦免,我不敢擅自主张,不如陛下招费仲、尤浑两位大人,看看他们觉得如何?”

纣王让左右侍奉官宣费仲、尤浑觐见。

纣王对费仲、尤浑说道:“姬昌自己吃儿子的肉,他所谈论的先天之数,都是无稽之谈,哪里有什么定数呢?朕念及姬昌被囚禁七年,想赦免他回国,爱卿觉得怎么样?”

费仲、尤浑早就收到西岐的贿赂,又看妲己娘娘的脸色,想来是要放走姬昌。

费仲趁机奏道:“臣听说姬昌一向有叛逆之心,对陛下不忠。臣在前些日子派心腹去羑里探听虚实。羑里的军民都说姬昌确实有忠义之心,每月的朔望之日,他都会焚香祈求陛下国祚安康,四夷归顺,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社稷永昌,宫闱安宁。陛下囚禁了姬昌七年,他却没有一句怨言。据臣观察,姬昌真是一个忠臣。”

纣王说:“你前几天还说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包藏祸心,不是好人,为什么今天说的话完全相反呢?”

费仲又奏道:“根据人们的传言,姬昌有时忠诚有时奸诈,难以分辨。所以臣暗中派心腹去探听真相,才知道姬昌是一个忠耿的人。正如俗话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纣王问尤浑:“大夫认为如何?”

尤浑回答说:“根据费仲所奏报的情况,确实如此。据我所说,姬昌多年来一直困苦,终日被囚禁在羑里。他在羑里教导万民,万民感激他的恩德,道德风尚得到改善,人们知道忠孝节义,不再妄作邪为。因此,人们称姬昌为圣人,每天跟随他学习善良之道。陛下问我,我不敢不以实回答。刚才费仲没有说出来,我也已经上奏了。”

纣王听后说道:“两位爱卿所说既然相同,如此看来姬昌竟然是个好臣子了。”

费仲说:“姬昌忠孝之心,使他在羑里受尽折磨,却毫无怨言。如果陛下怜悯他,赦免他回国,那么姬昌将以死而复生,虽然没有国家却有了国家,他将感激陛下的再生之恩,永远不会忘记。这次离开后必定会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以报答陛下的恩德。”

尤浑在旁边看到费仲极力保护姬昌,想必也是因为收到了西岐的礼物,所以才这样说,尤浑心道“我难道可以只让他做情,我也得让姬昌更加感激。”

于是尤浑出班奏道:“陛下天恩,既然要赦免姬昌,再加上一项恩典,他自然会全心全意为国家效力。况且现在东伯侯姜文焕造反,攻打游魂关,大将窦荣已经战斗了七年,还没有分出胜负。南伯侯鄂顺谋反,攻打三山关,大将邓九公也已经战斗了七年,双方都有伤亡。刀兵竟然没有停息的时候,战火四起。依臣愚见,应该给姬昌加封一个王爵,授予白旄、黄钺等权力象征物,让他专门征伐敌人,代替天子的劳苦功高,威镇西岐。何况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都敬畏服从他,如果东南两路知道这个消息,不用作战就会自行撤退。这正是所谓举一人而不肖者远矣。”

纣王听到这个建议非常高兴,说:“尤浑真是才智双全,非常可爱。费仲善于招揽贤良之士,实在令人钦佩。”

两位大臣谢过恩。纣王立刻降下赦令,单独赦免姬昌迅速离开羑里。

使臣拿着赦令离开朝歌,众官得知后非常高兴。使臣径直前往羑里而来。

西伯侯在羑里之中,闲思长子之苦,被纣王醢尸,叹曰:“我儿生在西岐,绝于朝歌,不听父言,遭此横祸。圣人不食子肉,我为父不得已而咬者,乃从权之计。”

正思想邑考,忽一阵怪风,将檐瓦吹落两块在地,跌为粉碎。

西伯惊曰:“此又是异征!”遂焚香,将金钱搜求八卦,早解其情。

姬伯点首叹曰:“今日天子赦至。”唤左右:“天子赦到,收拾起行。”众随侍人等,未肯尽信。

不一时,使臣传旨,赦书已到。西伯接赦礼毕。使臣曰:“奉圣旨,单赦姬伯老大人。”

姬伯望北谢恩,遂出羑里。父老牵羊担酒,簇拥道旁,跪接曰:“千岁今日龙逢云彩,凤落梧桐,虎上高山,鹤栖松柏;七载蒙千岁教训抚字,长幼皆知忠孝,妇女皆知贞节,化行俗美,大小居民,不拘男妇,无不感激千岁洪恩。今一别尊颜,再不得沾雨露。”

左右泣下。西伯亦泣而言曰:“吾羁囚七载,毫无尺寸美意与尔众民,又劳酒礼,吾心不安。只愿尔等不负我常教之方,自然百事无亏,得享朝廷太平之福矣。”

黎民越觉悲伤,远送十里,洒泪而别。

西伯侯一日到了朝歌。百官在午门候接。

只见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启、微子衍、麦云、麦智、黄飞虎八谏议大夫都来见西伯侯。

姬昌见到众官慌忙行礼,慰曰:“犯官七年未见众位大人,今一旦荷蒙天恩特赦,此皆叨列位大人之福荫,方能再见天日也。”

众官看到姬昌年迈,精神加倍,彼此慰喜。只见使命回旨。

天子正在龙德殿,闻知候旨,命宣众官随姬昌朝见。只见姬昌缟素俯伏,奏曰:“犯臣姬昌,罪不胜诛,蒙恩赦宥,虽粉骨碎身,皆陛下所赐之年。愿陛下万岁!”

王曰:“卿在羑里,七载羁囚,毫无一怨言,而反祈朕国祚绵长,求天下太平,黎民乐业,可见卿有忠诚,朕实有负于卿矣。今朕特诏,赦卿无罪。七载无辜,仍加封贤良忠孝百公之长,特专征伐。赐卿白旄、黄钺,坐镇西岐。每月加禄米一千石。文官二名,武将二员,送卿荣归。仍赐龙德殿筵宴,游街三日,拜阙谢恩。”

西伯侯谢恩。彼时姬伯换服,百官称庆,就在龙德殿饮宴。

比干、微子、箕子等朝中大小官员,无不为赦免姬昌而感到高兴。百官陪同宴饮尽情欢乐。文王谢恩出朝后,准备三日游街,帽插宫花,骑着高头骏马,在皇城御街上走过,接受万民朝贺。

朝歌城中的百姓们纷纷扶老携幼,拖男抱女,一起来观看文王加官。人们纷纷议论道:“忠良今日出雕笼,有德贤侯灾厄满。”文王在城中夸官已经两天了,到了未牌时分,只见前方出现了一支幡幢队伍,剑戟森罗,原来是武成王黄爷看操回来的队伍。

文王急忙下马,站在道旁,欠背打躬。武成王见文王下马,也立即滚鞍下骑,向文王行礼道:“大人前来,末将有失回避大驾,望乞恕罪。”然后他说:“今贤王荣归,真是万千之喜。末将有一闲言奉启,不知贤王可否容纳?”西伯回答说:“不才领教。”

武成王接着说:“此间离末将府第不远,我准备了一些薄酒,以表芹意,不知贤王是否愿意赏光?”文王是一个诚实君子,不会推辞谦让,于是回答说:“贤王在上,姬昌敢不领教。”

黄飞虎带着文王来到王府,命令左右立刻准备宴席。两位王侯举杯畅饮,谈论着忠诚和正义的话题。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烛光摇曳。

武成王让左右退下,黄飞虎说:“今天大人的快乐,实在是无尽的福分。但是当今的天子宠信奸佞,不听忠言,陷害大臣,沉湎于酒色,不整顿朝纲,不容纳谏,用炮烙之刑来压制忠良之心,用虿盆之刑来阻止谏臣的言论。百姓们惶恐不安,战乱四起。东南两处已经有四百个诸侯反叛,以贤王您的德行,尚且遭受羑里困苦的囚禁,如今已经特赦,这是龙归大海,虎入深山,金鳌脱钓的好时机,为何还不醒悟!况且朝中没有三天的正事,贤王您夸什么官位,显什么王威!为什么不早早地离开这个牢笼,回到自己的故土,父子重逢,夫妻团聚,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又何必在这个罗网之中,做这种吉凶未定的事情呢。”

武成王的这番话,让文王听得心惊胆战,站起身来道谢说:“大王的话真是金石之言,让我姬昌受益匪浅。这样的恩情如何能报答!但是我想去投奔西岐,却有五关阻隔,如何是好?”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