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钓鱼佬穿越商朝末年 >第八十章 两个我全都要8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八十章 两个我全都要81(1 / 2)

司寇的话音刚落,屋内便掀起了阵阵的讨论声。

坐在前排的司工棣率先发话,他赞道:“司寇的提议确实很好。商王大举营建的沬邑与商邑相近,而周人的丰、镐两邑也仅隔一条沣水。

邦伯或许可以考虑在昜国郊野附近再择地兴建一座城邑,作为支援。”

易峟循声望去,见是司工棣在说话。印象里,司工棣是个实在人,虽然言语间有时略显冗长,但所言皆有依据。因此,易峟对司工棣的提议颇为重视的。

“司工棣所言极是。”易峟站起身,目光坚定,“既然天下最强的周人与商人都选择了修筑双城的策略,我们昜国虽小,也不应甘于人后。

为了防止城邑再次被戎人攻破,保护我们的族人不再受到伤害,我们应效仿商人周人,兴建第二个城邑。”

南庭那边有人提出了疑问:“邦伯,我们到底是应该作邑筑城、加强防御,还是主动出击寻找敌人呢?”

易峟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的确,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目前主要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主动出击,对附近的戎人进行彻底的犁庭扫穴,以战代练;

二是在灾年乱世中,新建城邑,高筑墙,广积粮。

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昜国的国力有限,可能无法同时兼顾两个方案。他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很快,易峟心中有了决断,他一锤定音道:“两个方法我们可以同时进行。

不过,司寇的提议需要稍作调整。我们不再单纯地修建城邑,而是要建设一座设施完备、占地广大、戍守人员充足的大型粮仓城。

如此既能储存粮食,又能供族人驻守和训练之用。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加强防御又可以提高战斗力,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在易峟的心中还藏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没有说出口。

他期待着未来的某个恰当时机,要像战国晚期的燕国那样,在易水边修建如燕下都般的大型城池,其功能,主要用于冶铁。

(参考: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

当前正在酝酿的粮仓城修建工作,实际上只是他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所积累的前期经验和基础。

“邦伯果然深谋远虑,既能兼顾大局,又能保持较低的成本,我们真是无比佩服。“司马宣喜出望外地说道,原本他还担心邦伯会拒绝他的提议,转而选择司寇的方案来筑城。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